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人的孩子是否就是“坏孩子”?

(2010-05-14 12:03:20)
标签:

瑞思学科英语

瑞思

美国小学

幼升小

小升初

少儿英语培训

少儿英语

杂谈

分类: 育儿分享

    经常有家长问我,说自己的孩子非常的活泼聪明,可是在学校,总喜欢去攻击别的小朋友,破坏课堂秩序,甚至还会攻击老师,为此,家长很是苦恼,但又想不到好的解决办法。

    孩子打人是一种典型的攻击性行为,随着社会压力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很多父母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而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有时候会采取攻击性行为表达感情,当长辈对他的攻击行为给予关注或安抚,渐渐的,孩子就“习得”了这一行为方式,认为越是攻击,大家就越关心自己。很多家长觉得被孩子打两下不算大事,一味纵容孩子,也会使孩子变本加厉。另外,家庭成员间发生分歧时互相攻击、打闹,靠体罚来约束孩子,也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养成攻击性行为。

    面对孩子这种情况,首先,家长不能对孩子的“攻击行为”视而不见,应了解孩子打人的动机是什么,在制止孩子打人的同时,要问他:“你希望别人这样打你吗?如果别人这样打你了,你会难过吗?”、“这样打人,别人会喜欢自己吗?”等等,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认识到这样做产生的负面作用,并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孩子耍性子,执意不听,并开始哭闹,做家长的千万不能体罚他,最好先采取“冷处理”,把哭闹的孩子放在一边,等他安静后,认真和他交谈,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爱他,但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并让他知道正面认错才是最勇敢的,同他一起寻找改正错误的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