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中美教育氛围如此不同:美国老师居然教小学生“对打
美国教育怎样教孩子做项目管理
什么是中国少儿英语的“救命稻草”?
“我们让Tom做辩论记录,因为没有人比他更仔细,他记录,我们大家都很放心;Jerry负责查资料,因为他可以随便在家上网,他爸妈不管……”在一次辩论赛上,7岁的Larry作为所在班级辩论队队长,向老师说明他如何给小队员们进行分工。看他条例清晰、头头是道的样子,真的不敢相信他才上小学二年级。
实际上,在美国小学,这类少儿辩论赛非常普遍。孩子们参加比赛,获得的也不止是“耍嘴皮子”的功夫,更多的是像Larry、Tom、Jerry这些孩子一样的项目管理能力、演讲演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7岁的Larry怎么能组织领导一个5人的辩论队呢?
美国的孩子也是人,组织领导能力绝非与生俱来,正是通过少儿辩论赛这样的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得到锻炼,很多美国孩子成了具备协调能力的“孩子王”。

美国的小学老师们会在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的处事常识和道德准则,以及要成为团队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在此后的许多学习活动中,很少有生硬的说理,更多的是孩子自己在探索中强化运用这些常识和准则。比如,美国的少儿辩论赛很少由老师指定队长,而是由队员们自由选举产生,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告诉别人“为了团队,我将做些什么”。选举出来的队长会组织大家进行分工、收集资料、讨论对策等等。
当然,在美国小学辩论队中也不乏调皮捣蛋者,甚至不守规矩的小家伙,他们可能在团队中做出任何事情——不服从团队纪律、不满意自己的分工……这个时候,老师就会站出来,起到一个Gaide的引导作用,不是训斥他们,而是让他们他换位思考,旁敲侧击将孩子引向正确的思想方向。
在美国从事少儿教育的5年,让我深切感受到,美国教育倡导的探索式和鼓励式的教育,让孩子在尝试、摸索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理解所学的知识和生活规则,老师只是他们学习的引导者,适时的启发孩子们的思维活动。
团队协作、项目管理这类能力对于5、6岁的孩子来说,并非遥远虚妄。美国的少儿辩论赛中,孩子们分工合作、热烈讨论的场景至今让我难忘。一位美国同行曾对我说,孩子们到了五年级就基本不用“管”了。而同龄的很多中国孩子还是家里的“小皇帝”。
我喜欢的圈子:
快乐的童年
宝宝得意
育儿话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