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顾肚子,又要撑面子
标签:
塑胶体育场面子烧包校园建设硬件教育欧亚 |
分类: 欧亚 |
我们学院的体育场是新校区的一块伤疤,谁到那里看着都不舒服。当初的规划也有问题,14-18号楼去餐厅走直线就要从体育场中间穿过,周边又没有围起来,结果是操场中间的草坪是踩了补,补了踩,同学们经常就此提意见,老胡当然不是很糊涂,伤疤只要在那儿,心口就一直不舒服!
可是为什么拖到现在才开始修?我们象本山大叔那样装着不差钱,实际差钱!民办大学贷不到太多的款,欧亚最多的时候,贷了银行2个多亿,现在只剩下1亿多。
当然许多公办大学贷的款比我们多得多,一次性就建好了校园,可是人家并没有打算都自己还,而且也不会在意那些利息小钱。听说有些省区如广东、新疆的政府已经开始为公办大学的贷款买单了,听到这种好事,我不由的就想流口水,就如同我20多年前看别人骑摩托车,眼红地试图向老爸借钱也买一辆。
老爸的态度很诚恳,但钱是没有,还听了一堆好好工作,多攒点钱成家之类的话。爸妈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先不讲家里不宽裕,即就是有一点点余钱也不会拿来让我烧包。所以从此我就发奋要干出点事业,挣钱买辆摩托,让老爸瞧瞧!再说了,没辆摩托,谁会看上我。看来“烧包”如果不是成功之父,也一定和成功沾着亲,可能是他大舅。
言归正传,我慢慢地发现,其实当年校园建设方面少贷款也是好事情,公办院校和国企有政府兜底,怎么潇洒都可以。而民营单位想烧包,可得吃饭穿衣量家当,许多著名的民企多元化发展,贷款多,摊子大,但是内部管理跟不上,一旦遇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很快就难以为继。作为民企如果不未雨绸缪,指望银行雪中送炭,那可就是白灰店里买眼药——找错门了。
所以,学院在2005年达到了2万人规模后,开始严格控制学校的扩张,精打细算地进行固定资产投入。当年,我们就学院的固定资产投入做了一个需求调查,分别向学生、教职工以及中层以上干部征求意见。当时需要建设的设施分别是:新教学楼、办公楼、综合体育馆、塑胶体育场、校医院等。
中层干部受党教育多年,自然会顾大局、促生产,首选教学楼,其次选体育馆;教职工和同学们的选项到一贯是不客气,心里想啥就要啥,所以教职工首选办公楼,次选是体育馆;学生首选体育馆,然后选的是塑胶体育场;有意思的是,招生办的同志普遍首选塑胶体育场,因为体育场面积大,视觉效果好,有利于招生工作。
可是,如果我们换个思路,会发现如果更多使用流动教室、提高教室利用率的话,完全用不着再建设更多的教室,而且建教室除了方便教务处排课外,并不能增加同学们的满意度,如同肚子饿了,吃馒头,第一个总是最香(所以校园建设的首期项目总是教室或者宿舍),而第一个馒头下肚之后,再想吃的就是豆腐或者肉了。
最后,我们决定先建综合体育馆,其次是综合楼(包括医院、与学生事务相关的行政办公室和少量教室),再其次,建塑胶跑道,因为现有的体育场虽然是炉渣铺的跑道,看相不佳,但还能将就用。
目前,我们已建成的图书馆、体育馆、医院从功能到外观到内饰,均很出彩,让师生们引以为荣,也得到了海内外来宾的称赞(不是客气吧?),同行的肯定(会不会是艳羡?)。
塑胶体育场的设计沿用了学生公寓楼的重要设计元素,与原有的建筑环境既和谐了又发展了。整个运动场下沉了 50公分,为周围的行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觉环境,并且四周都由多层植物环绕,生态的很是先锋。目前,塑胶体育场正在精心施工中,七月下旬,将一展芳容,估计届时会让热爱体育、注重外表的高分考生一见钟情。
我要是哭穷,外人不相信:这么好看的校园;我要是装阔,同学们不屑了:连个像样的大门都没有。其实我们欧亚也就是刚过了温饱的准小康,既要顾肚子,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等软件方面;又要撑面子,想在投资不是很大的前提下建西安地区最美、最有品味的大学校园。
所以,我这个当家的只能量入为出,少花钱做细活,以时间来换空间,磨叽着建校园;精心谋划,用软件提硬件,以国际视野发展应用性本科,尽快地为同学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让欧亚的同学和校友因为欧亚而烧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