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特•迪斯尼早就留下一句名言:把眼光只盯着孩子的儿童产品是没有前途的,好的儿童产品都能同时招大人和小孩喜欢,不过,不管怎么说,孩子喜欢应该是最主要的,否则就成纯教育类产品了。
《洋葱头历险记》是一本很“童话”的书,是1970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品,作者是意大利的贾尼•罗大里,他还写过《隐身小托尼历险记》、《三B历险记》、《万岁,萨波里亚》、《亚特兰大》和《蓝箭》等作品,是一位很有童心的儿童文学作家。
http://photo1.yupoo.com/20070118/002324_1873428936.jpg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0年5月第1版)
形容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有童心”,似乎显得言语贫乏,但事实上,能像儿童那样去思考,或者说能用文字模拟儿童心态的儿童文学作家并不多,有的时候,作家是在成年后回忆自己的童年,所以文字里流量出怀旧气息,代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即便都是童年,但作家的童年和儿童读者的童年已经不一样了;还有的时候,作家是替孩子发泄一些怨气,表面上看,是“吐露”儿童心声,实际上这样的作品经不起时间的检验。
所以,具有童心的贾尼•罗大里是伟大的。
《洋葱头历险记》说的故事并不复杂,在一个柠檬国王统治的王国里,冤狱重重,老洋葱头被捕,他的儿子洋葱头为救父,历经艰险,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最后所有“正直善良的人”联合起来,推翻了柠檬国王,大家重获自由。
故事结构本身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历险”也是很多儿童文学惯用的讲故事的方式,从《吹牛大王历险记》到《汤姆索亚历险记》,光贾尼•罗大里就写了三本“历险记”,其实“历险”还有类似的“奇遇记”都是展示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分清“好人”、“坏人”,完善自我,慢慢长大。
难得的还是贾尼•罗大里的童心,他塑造了很多可爱的人物,番茄骑士、小樱桃子爵、南瓜大爷等等。儿童文学中的人物,性格简单是对的,但并不是说,人物简单到了成为一个符号就好,只要是人物就应该有性格,无论在任何文学样式中。在过去的一些中国儿童文学作品里就有人物概念化的倾向,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看着迪士尼动画片长大的一代,他们对“好人”和“坏人”都有自己的认识,“高大全”的人物肯定不是他们喜欢的。
《洋葱头历险记》中的一个场景让人会心地微笑:小樱桃子爵上课走神看苍蝇,立马遭到芹菜老师的教训:“看苍蝇的孩子没有好报应!一切不幸都从这里开始。看过一只苍蝇又会去看第二只,看过苍蝇又会去看蜘蛛,看过蜘蛛又会去看猫,看过猫又会去看其他所有的动物,于是忘了学功课。不学功课就成不了好孩子。成不了好孩子就成不了好人,成不了好人就要去坐牢。小樱桃你要是不想蹲一辈子监牢,就不要看那只苍蝇”。
另外,任溶溶的翻译非常出色,语言流畅,特别适合孩子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