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宫S来了!

(2009-01-04 18:08:36)
标签:

韩剧

宫s

朱智勋

字幕组

育儿

分类: 影视评论

   在经历了一系列新闻事件后,韩国MBC电视台的电视剧《宫S》上周如期播出,不过,刚刚播出的两集《宫S》并没有获得较高的收视率,与经历“改名风波”和“选角事件”时,处在大众视野中心的情形相比,《宫S》多少有“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

   碰巧又看见另外一个报道,大意是说,由于韩国电影的热潮将去,大量明星将重新回来拍电视剧,作者以此推断韩剧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这姑且当作一家之言听之吧,电影和电视剧之间不过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对一个国家来说,影视总体的资源是一定的,谁长谁消更是一个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

   从《宫》到《宫S》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将偶像剧进行到底。

   韩剧有两大类,一类是“家常”化的剧,通常非常非常长,说的也都是家长里短的事情,不断出现的场景是客厅、餐桌和卧室,《洗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我的名字叫金三顺》等等;还有一类是偶像剧,《宫》和《宫S》都算。

   韩剧走过一段模仿日剧的路,但很快它成了气候,而且据说“韩流”的形成也跟韩剧有密切的关系,与日剧相比,韩剧在故事性上要差一些,所以它只能在精细上做文章,画面、色彩、演员、服装、道具等等。

早就有人总结了韩剧的多少条定律,或者直白地称之为俗套,无论《宫》还是《宫S》都没有逃脱这个路子,比如永远摆脱不了的多角恋爱,男一号和男二号总是有点关系,要么是兄弟,要么是“发小”,但总是会爱上同一个人;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总是不断重复,换的不过是个背景,或者变成公主和流浪汉。

   毫无新奇可言的情节被一系列流行元素包装起来,顿时光鲜地成了偶像剧。《宫》改编自漫画,本身的观众基础不错,而且都是年轻的,还在憧憬未来的孩子,“王子”和“公主”永远是他们青春梦里的主角。《宫S》搭了个顺风车,同一个导演,类似的背景,相近的人物设定,若有若无的故事联系,甚至有几个共用的大配角,还有刚开始的改名风波——它原本打算叫《宫2》,后来被认定有侵权嫌疑,才改作现在的名字,这一切都让《宫S》看起来像《宫》的续集,事实上,真正的续集要等到明年才会播出。

   《宫》和《宫S》在选角的时候,更是大胆启用新人,无论是朱智勋还是这次的se7en都是第一次出演电视剧,培养新人的过程就是偶像剧的造星运动,看电视的孩子可以忍受偶像演技的稚嫩,因为如果演技成熟了,那该叫实力派了。

  时尚流行元素随处可见,这也迎合了收看偶像剧的观众的心理,很多时候,这些并没有太多购买力的孩子却是时尚的追随者。韩剧里永远有最新款的手机,主人公的联系永远是发短信,我的理解是,这样便于给手机一个长时间的大特写,让观众看清楚手机的面目,这回在《宫S》的第一集播出后的第二天,果然就有人在网上发帖子问,男一号用的手机是哪一款的,看来这个广告做得很成功。

  作为偶像剧的韩剧确实很好地充当了“星探”,演员们都是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演戏,慢慢被包装,而不是说由所谓的科班出身的艺术院校来给他们一个身份,从艺之前的职业五花八门,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韩剧是一个产业,成了产业的东西,就能工业化操作,不能满足个性化的需要,但最起码能在一个行业标准的约束下,达到及格线。

    不可小看的“粉丝”。

  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前,追星的人顶多去买点明星的贴画,买点他们的专辑,收集偶像的签名,并不能对电视剧本身形成太大影响,而现在,一切都变了。

   义务劳动的字幕组加快了剧的传播,自从有了BT下载后,很多人已经不用再去购买影碟了,而且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到最新的电视剧,周三周四播出的剧,到周六就能有一个完整的,加好字幕,并且校对过的电视剧可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人不断整理一些信息,弥补当时仓促之间的某些遗漏,总之等到这个剧快播完的时候,各种作品都会出来:电子书、贺卡、MTV、主演的相册等等,这个时候,真是感叹2.0时代实实在在地来了!

   如果说字幕组是在满足自己的兴趣,那么各类与电视剧相关的群往往对剧有更深层次的影响。韩剧的播出方式跟国内电视剧不太一样,顶多一周播上两集,而且有的时候是根据收视率临时修改剧本,所以当《宫》的收视率一路攀升的时候,制片方修改计划,多拍出来几集,并且为了打中国市场,还把大结局放到了澳门去拍。

  这样的制作播出方式,让制片方不能忽略观众的想法,否则就会逆民心而动,影响收视率,最终影响收成,在这个时候,观众才真正感受到自己参与编剧的愉悦,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观众的忠实度,而这是一个剧能否拍续集的重要指标。

   《宫》在播出期间就有人不断续写故事情节,而这些都是观众自愿的,因为他们获得了满足兴趣的成就感,没有成为制作者的倾销对象,这种感觉很妙。

至于《宫S》,也是有一些拥趸,但从《宫》里面分化出来的人应该不多,因为从人物造型、画面色彩、制作的精良程度上来说,《宫S》并没有超过《宫》,虽然它有近一年的时间去研究《宫》,另外先入为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那些“宫亲”——《宫》的粉丝们,觉得《宫》已经很好了,何苦弄一个翻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