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才是真
文/王明军
在新疆,真正的朋友聚会喝酒,菜并不多,但羊肉永远是主题。
一日,朋友聚会,让我领略敞开胸怀的豪迈。
五~六位朋友,五瓶白酒,割上十几斤上好的羊肉,要几个馕饼,配上土豆、洋葱、西红柿、辣椒等,再调个凉菜,这就齐啦。


席间,有位老板对我说了这样一件事:原先有家企业职工食堂的承包人做得很好,除了完成日常的职工用餐,社会上的聚餐和婚宴都做得非常好。他说为什么他去承包后,社会外来生意就没有了呢。他考虑的是自己管理上的问题。于是大家都你一言我一语地在给他分析菜啊服务啊等等。其实,我考虑的不是管理上的问题,而是深层次的社会学问题。
试想,前面的承包人做得很好,说明企业职工和社会消费群体已经非常认可,按理承包人应该继续做下去才对,然而,合同期到后,又有新的承包人来接手。这就说明几个问题:第一,新承包人明白无误地知道前承包人是盈利的,只要自己做包赚不赔;其二,新承包人的社会关系比前者大为强势。所以,新老交替后就埋下伏笔,社会永远同情弱者,人们对老承包人的离去转而鄙视新承包人,这是新承包人所没有想到的。在一个地方不大,环境相对狭小的空间里,人们在消费理念上还是比较认人的,尤其是饮食行业。新疆有个笑话:一天,阿凡提在某酒店不爽,于是放了个屁,没几天,全城的人都闻到了,人们再也不去这家酒店了。仔细想想这个笑话,你就不难得出新承包人为什么没有社会生意的原因了吧。
要挽回和淡化人们这种埋藏在心里的不爽情绪,没有三个月半年是不行的。为此我提议这个老板每个周末多搞些平价凉菜......
酒喝了不少,大盆的羊肉也吃得很多,在人们的劝说下,我也夹了一大块羊肉,嗯!不吃不知道,一吃掉眉毛!还有泡在羊肉底下的馕,已经吸饱了羊肉的汤汁,一咬,汤汁四溢,满口浓鲜!那口味是我以后在新疆再也没有吃到过的,以至于回到上海后,我一直在回味,一直在头脑里演绎着它的烹饪做法。
有意思的是在新疆哈密,不是朋友一块吃羊肉就是不香。一次,有外地人想搞美食节,意欲与我联手,请我吃饭的目的是让我挑头,席间上的这道红烧羊排,我怎么吃都没味。

新疆哈密日报广告部的主任亲自开车接我去参加一个全是汽车销售老板的聚会,席间那个热闹,喝的全是虚酒,上的那个羊肉花里胡哨,实在不敢恭维。


究竟还有没有更好吃的羊肉?打听到当地一家农家乐的羊排很好吃。据说这家农家乐是因为羊排做得好而出名,于是闻香而去。

这羊排先卤后烤确实非常好吃,但吃着总感觉不到是新疆的风味。这就像人的感觉,有的人只一瞅,几句话便知道可以成为信赖的朋友;有的人千杯万盏心里还不踏实。
店主人的狗老盯着我,似乎不太友好。朋友说它饿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