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族主食的代表作——馕饼
文/王明军
从上海出发,远赴新疆探寻美食之旅。在上海火车站的候车室,见一浓眉大眼的新疆小伙手提一大袋饼在向旅客兜售,一问方才得知此饼叫馕,是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美食。

美食之旅的第一站哈密,发现馕随处可见。这和上海的传统早点大饼一样普及。所不同的是馕饼是新疆维族的传统主食。

新疆的囊是游牧民族发明的易于长期携带的食品,由于气候干燥的原因,据说馕能存放一年而不变质的说法。馕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存放几天后,会变得坚硬无比,怎么吃呢?有位维族朋友神采飞扬地告诉我,远古的牧民在天山脚下的溪流下,往上游像抛玩具“飞碟”一样将馕甩去,然后洗脸、汲水、饮马,等一切结束后,馕也随着溪流缓缓飘下,这时的馕饼也因浸水而泡软,此时,牧民顺手而及食之。听起来很神奇,但细细想来,从天山冰雪消融后的雪水,冰冷刺骨,夏天还可以,冬天怎么吃呢?从这个传说也可以看出游牧民族当时的生活艰辛。

旧时的牧民用石块和泥巴垒起灯笼形内圆中空的烤饼炉,上口小,盖一石板,以开口大小来控制炉内温度。馕饼又是新疆游牧民族十分喜爱耐饥美食。如今经改良的馕饼更为考究,制作时,用木制花棰在饼中间均匀击打,使空气击打出,馕饼的边缘较厚,烤制时事先粘上芝麻;由于炉内温度均匀,馕饼的表面色泽金黄,煞是好看;热吃馕饼中间口感尤为香脆,边缘且有咬劲。吃馕且有一饼两种口感之妙趣。
自元世祖定都北京后,少数民族的各种美食美点大行其道,与汉饮食文化大融合,这为清代中华美食发展的巅峰“满汉全席”奠定了基础。
上海开埠后,馕以适合上海地区饮食习惯的变种出现在大街小巷,成为市民颇受欢迎的早餐佳品“四大金刚”之一的即食大饼,品种大致演化有咸、甜、酥油三大类。这不能不说是新疆维族先民对汉饮食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QQ:744826336
手机:13386093937
游历新疆美食之旅相关博文连接:
尼克松在北京上演的一幕美食喜剧
风靡美国的一款中国美食——左中棠鸡
康熙皇帝亲手制作的八道密瓜菜
使楼兰女被人争娶为妻的一款食材
林则徐为什么如此偏爱这一道美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