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人难称百人心,这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之一。
我记得台湾有一首民谣中唱到:“啊爸要吃甜,啊妈要吃咸...”。现在,每个家庭人口都不多,可是日常生活中,像歌里唱的情况好多哦。
今天你要吃肉,他要吃鱼;明天你要吃米,他要吃面;过几天你说吃素好,他说吃荤好;什么早晨吃水果好,晚上喝牛奶好;等等等等,五花八门,各路专家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让我们这些平常百姓手足无措,有时甚至于都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了。
我们家也是大环境中的一个小环境,加之我这人比较罗嗦,又总想把事情做的完美,尽可能的满足家里所有人,这也就成了我们家矛盾的主要导火索。只要我该做早点了,我就会问:“吃什么啊,馒头还是面包?”。
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得出一个结论。
我又要问:“吃什么样的馒头(面包)?”,又是一番讨论。
如果有结果还好。如果没有结果,他们很自然的就把包袱甩给了我。我就开始纠结,私底下问他们,和他们商量。最后他们烦了,冲着我吼一通,我也老实了,自己闷着做自己的去了。
这样的事经常发生,我好像忒让人“讨厌”。如果一开始就不问他们,不就什么事都没有啦。其实我知道,他们都很爱我,也很心疼我,怕我受累,总是说:越简单越好。他们越是这样,我就越是想知道,他们每个人想要什么,尽我的所能去满足他们。

甜咸双味儿辫子包:
原料:盐4克、糖20克、鸡蛋1个、茶油20克、水150克、高粉250克、
低粉50克、酵母4克
1、将所有原料放入面包桶,执行“意式面团”程序两次,共揉面28分钟;
2、取出面团,整形圆球状,放入容器中,盖盖,基础发酵至原来的2.5倍大;
3、取出发酵好的面团,排气,分割成均匀的6个小面团,分别滚圆后,盖保鲜膜松弛15分钟;
4、取一个小面团,擀开成椭圆形,翻面后在中间放入馅儿料,将面皮周边用刮板切出均匀的条状;
5、从上面的两条开始,左边的条压在右边的条上,一顺下来,始终先左再右,右条压左条,一直编完为止;
6、将6个小面团分别编成3个甜馅儿的,3个咸馅儿的辫子面包生坯,放入烤盘中,二次发酵;
7、二次发酵完成后,面包生坯表面刷蛋液,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200度,烤制20分钟;

甜馅儿芯:
1、即溶燕麦片加红糖拌匀,加入适量的水(牛奶也可),搅拌均匀;
2、容器盖盖,放入微波炉,中火1分钟。取出容器,搅拌均匀成干面糊状。如果燕麦糊不够粘稠,放入微波炉再叮30秒,取出容器再搅拌均匀;
3、在晾凉后的燕麦糊中,加入各种坚果(可以加入适量的黄油),搅拌均匀备用;
咸馅儿芯:
1、全瘦熏肉,洗净,抹干水分,切成小块,上锅蒸熟;
2、将蒸熟的熏肉用手撕碎,成细条状,越细越好;
3、炉子上坐锅,中小火,放入少许油,下入撕好的熏肉煸炒,一直炒制近乎肉松状,加入花椒粉调味即可;

这款面包是为了同时满足想吃两种口味儿的两个人,是不是有点绕口?
面包辫子的编法是学习德德的,第一次编,的确没有她编的好看,想要学的朋友请挪步看这里,非常漂亮的辫子面包。
这种方法编辫子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包进许多的馅儿,不像普通的辫子包,没有办法包馅儿。而且,这样的的辫子比较简单,容易操作,可以试试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