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中下游正式进入梅雨期,比常年晚了十几天,让武汉人民忍受桑拿天,比常年多了十几天。难受啊,多一天都不好过。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我国长江中下游从宜昌以东的大范围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这期间,从东到西的一条雨带,持续徘徊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可持续20天左右,高温高湿是梅雨季节的主要特征。由于温度高,湿度大,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家里的东西很容易获潮霉烂,所以,民间也有将梅雨称作“霉雨”的。
在梅雨季节前,江淮流域以北气温偏高,酷热难耐,今年特别突出,前几天有的北方城市温度高达40多度,这已经是极度气候了。等过了梅雨季节,江淮流域以北的气温开始慢慢下降,一般不会再有极高温度。而江淮流域以南开始进入伏旱,气温偏高,“三伏”天气开始,一直要持续3个月左右。“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进入三伏天,就很难有凉爽的夜晚了。
由于天气太闷热,已经有好几天难得动了,星期天一早开始下雨,虽然还是不凉快,但还是要做点什么的。昨天晚上去麦德龙,儿子要买小脆肠,还告诉我说:“用它做面包肯定好吃。”
我告诉他:“肯定不好吃。如果不相信,你可以买一包试试。”
他还是买了,今天我一定要让事实说明,他错了。

汤种面团:高粉20克、水100克
主面团:高粉200克、白砂糖20克、盐2克、酵母3克、鸡蛋一个、黄油15克、水约100克
1、汤种面团材料混合均匀,无颗粒,微波炉高火1分钟,取出搅拌均匀;放入微波炉再15~20秒,取出搅拌均匀,晾凉,盖保鲜膜,放冰箱冷藏备用(可以前一天准备)。
2、将除黄油以外的主面团所有材料,加汤种面团一起揉成光滑的面团(不要一次将水加入,视面粉的吸水情况而定,适度加减),加入黄油揉至扩展阶段,放入容器发酵至2.5倍大。
3、取出面团,排气、分割、滚圆,盖保鲜膜松弛10分钟。
4、松弛好的面团擀成椭圆形,翻面,放一片乳酪,一个脆肠,卷成橄榄型的小包。烤盘刷油,摆入小包,留空隙,放进烤箱二次发酵。
5、取出发酵好的小包,刷蛋液,放入预热好的烤箱,220度,25分钟。烤好的面包取出晾凉,放保鲜盒保存。
结果:不是我想象的那么难吃,肯定也不是儿子想象的那么好吃。
最后儿子说了:“老妈把剩下的脆肠做别的吃吧。”
我说:“留着下个星期再给你做一次面包啊。”
儿子说:“晕!”
......。因为太闷热,没有拍那么多过程的片片,希望谅解。
再次声明:我的烤箱温度偏低,请朋友们按自己的烤箱设置烤焙的温度和时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