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在中国行钙结石误区健康 |
分类: 外科 |
续上。
1,震波碎石。
80年代早期开始。(能够代替开放手术治疗尿路结石,好处就不多说了,这里给揭揭短。)63-85%的震波碎石病人经CT/磁共振显示因震波碎石造成肾损伤;最近的一个回顾性研究显示了震波碎石19年后,它与高血压和糖尿病发展相关,其中震波碎石组的发生糖尿病有16.8%,对照组6.6%。
个人觉得实事求是:前者通过影像学变化反映治疗后的肾损伤,而且一篇文章是1987年的,患者结石相对较大,所以短期内出现包括肾脏增大9%、血肿等,如果是可逆的,其实可以接受。而且后面一篇2006年发表的回顾19年的研究并没有发现肾脏相关的不良结果,所以震波碎石的基本安全性应该还是值得信赖的。
2,尿道镜。
更适用于肾下极结石、复杂性结石,和合并妊娠、肥胖、凝血障碍的病人。不利比方尿道相对狭窄的病人行尿道镜过程中会明显不适。
3,经皮(肾造瘘)取石术。
由于术中通过吸引或者套取等方法,所有结石都能被取出,而不像震波碎石或者尿道镜治疗后很多结石碎片还需要自行排出。尽管看上去似乎这种方法创伤性更大,但对相关研究的荟萃总结认为它是安全有效的,尤其对于较大的、复杂性、多发性结石。
一,治疗指南。
外科治疗前最需判断的是结石的定位(肾结石,还是输尿管结石)和复杂性。
1,肾结石。
单纯肾结石:单个小于2cm,肾解剖正常。80-85%的这类结石能被震波碎石成功治疗。但结石越大,越不容易一次成功。相比较下,经皮取石成功率更高,但由于创伤性不太被人接受,通常作为被选方案。而尿道镜,由于成功率类似震波碎石,创伤性小于经皮取石,所以其应用正在增加。
复杂性结石:大于2cm;合并肾解剖异常;碎石无效的结石。由于震波碎石和尿道镜对这类结石的成功率较低、复发率也高,所以多数首选经皮取石。肾下极肾盏结石,由于定位特殊,若大于1cm,经皮取石更佳;小于1cm则两种方案未见差别。
2,输尿管结石。
通常表现为急性肾绞痛。由于多数直径小于5mm的结石会在出现症状4周内自行排出,所以如果没有急诊处理指征,通常先观察4周,再看是否需要作处理。处理方案根据结石部位是近端还是远端有所不同,分界点为髂动脉横跨所产生的生理狭窄处。
近端输尿管结石:小于等于1cm,震波碎石85%有效;同时尿道镜越来越多被作为首选方案。大于2cm的大结石等情况,仍考虑经皮取石。
远端输尿管结石:尽管自发排出几率更大,但仍有需要处理的。不同于近端结石,震波碎石和尿道镜对1cm以上的结石也都有效。
二,哪些人需要生化检查?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