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U19国青队今晚迎来亚青赛的首场小组赛,尽管全场被动,但凭借守门员周煜辰的神级表现以及中场球员韦世豪的梅开二度,中国国青队以2:1击败日本国青队取得开门红。这是一场久违的胜利,因为在国字号的球队里已经很久没有赢过日本队了。国青上一次赢日本是在2006年,不过当时并不是正式的比赛。而国字号球队在正式比赛里战胜日本队还是在上世纪的1998年,当时霍顿带领的国足在东亚四强赛上2:0拿下日本国家队。而此后各级国字号球队在正式比赛中遇到日本队时非输即平,始终没有赢过对手。
所以今天这场比赛的胜利来之不易,值得庆祝。尤其是现在中国足球处于最低谷的时期,在刚刚经历了国少亚少赛和国奥亚运会的惨败之后,这场胜利对于中国足球来说不亚于一场及时雨。当然虽然赢了结果,过程却很难看。全场几乎被对手压制,传接球配合也较生疏,尤其是前75分钟里,国青疲于防守,而且频频被对手撕开空挡,如果不是门将的神勇表现,可能国青早就大比分输球了。而在进攻端更是缺乏章法,鲜有流畅的传递配合,在对手的严密逼抢下拿不住球,两个进球也都是定位球。所以这场比赛国青赢得实属侥幸。
不过在顶住了日本队的狂攻后,又经过了艰苦的相持阶段,尤其是换上10号张修维之后国青的表现大有起色。这是因为日本队狂攻过后体能下降,加之久攻不下的急躁给了国青反击的机会,也终于抓住了机会,由海归小将韦世豪打入一记世界波任意球。在面对日本这样的强队时,打防反是个很务实的作法。尤其是国青的球员大部分都是海归,彼此的配合不如对手娴熟,加之是第一场比赛时,采取这种稳妥的打法也无可厚非。不过在面对强队时这样的打法也充满危险,因为防守不到位,随时会被对手洞穿球门。而国青在反击上也并无威胁,球一过中场就被日本队断下,尤其是上半场,国青想攻入对手半场都很难,相信看了上半场的比赛,都会觉得两队实力不在一个档次上。
不过在足球场上,结果是最重要的。好在我们是胜利者,带着三分离开了赛场。很多球迷对于国字号球队的态度就是无论输赢都要骂上一番。在赛前也没有多少人看好国青会取胜,最乐观的估计也就是平局。如果国青这场比赛输了,恐怕球迷们连骂都懒得骂了,因为他们对于输球已经麻木了。所以无论此后这支国青的表现如何,起码在亚洲水平最高的青年比赛里赢了与我们有宿怨的日本队,是可喜可贺的。尤其是其中几名队员的抢眼表现,也让我们眼前一亮。
那么这场比赛的胜利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我觉得就是中国足球如果想提高就必须坚持“走出去”的战略。本届国青的阵容里,海外球员占了一多半。其中表现抢眼的门将周煜辰和梅开二度的韦世豪都效力于葡超俱乐部,而上场后改变了全队面貌的张修维则效力于法甲豪门,也是国足主帅佩兰的老东家里昂队。此外还有在法甲圣埃蒂安效力的向柏旭和西甲塞维利亚的桂宏。当然这些球员基本都在二队,很难打上顶级联赛。不过欧洲的足球环境是我们这里无法相比的,即使是二队之间的联赛,对于球员技术的提高也极有好处。从这场比赛里可以看到,球队获胜并不是靠整体实力,而是球员的个人能力。比如韦世豪的那记任意球我们已经N久没有看到中国球员踢出这么漂亮的球了,这就是在欧洲高水平联赛里成长锻炼的结果。
当然我们此前也有很多球员留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而且失败者多于成功者。那是因为我们留洋的球员太少,而且年龄也偏大。像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有天赋的年轻球员都在海外踢球,而他们的球员留洋的基数大,又都在高水平联赛锻炼,自然成材率也高。我们在二十多年前的那支健力宝队曾留洋巴西,结果只出了三四名优秀球员,但这不能说明留洋是错误的,而是这种国产教练带队的整队留洋方式,并不能融入当地的足球环境里,加之这批球员回国后又被分散到各队,就立即被国内糟糕的足球环境同化了。
所以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向欧洲足球发达国家大量输出年轻球员,并且分散到当地的各俱乐部,能多走出去一个就多一分成材的几率。像这届国青里留洋葡萄牙的球员居多,就得益于足协三年前同葡萄牙足协签订的合作协议。因此球员留洋应该是年龄越小越好,因为技术还没定型,到高水平的联赛里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场比赛最终2:1的比分就能说明很多问题。
当然仅仅靠海归球员的个人能力还是不能走得太远,足协如果有长远打算,就应该重视青少年足球,给国内的青少年球队配备优秀的外教。现在足协给国足请外教,而给青少年球队配备土帅实际上就是本末倒置。国足的球员技术已经定型,即使请来再高水平的外教球员提升的空间也很有限。而青少年球队尤其是有球员大量留洋的球队就一定要配备高水平的洋帅,这样才能和球员们在国外所学到的东西接轨,使得球员更能贯彻教练的战术意图。
所以人们看衰这届国青也是因为主帅比较弱。当然现在对主帅郑雄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如果他能带队取得好成绩,就应该让他一直带下去,以保持球队的稳定。如果此番成绩不理想就必须要请洋帅了,只有这样才不会耽误这批天赋不错的球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