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烛火尚明
烛火尚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376
  • 关注人气:36,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烛下读[红]】说说贾宝玉的诗

(2012-11-30 23:18:01)
标签:

红楼梦

贾宝玉

诗词

文化

分类: 书香一瓣(读书随笔)

  上一篇博文我们说到贾宝玉能够做到“好色不淫”,算是个高雅的人。他虽然每天和一帮女孩厮混,但却并非好色之徒的寻花问柳,而是用诗词歌赋来联络感情。所以警幻说他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实则也可以说是天下古今的第一雅人。当然在本质上说,这只是这些生活安逸闲适的公子、小姐们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而且所做的诗也只在吟咏“风花雪月”的范围内打转。表现的是一种贵族大家庭里“富二代”们精神空虚的无聊生活。

  在《红楼梦》这本艺术性极强的书里,诗词歌赋众多,因此脂砚斋在第一回的夹批里就说雪芹先生撰写此书有传诗之意。所以这本书里的才子佳人们个个能诗擅赋,就连贾雨村这样的奸佞和贾环这样的混小子也能鼓捣出几句像样的诗来。不过有个奇怪的现象,按说贾宝玉这个人物就是雪芹先生的原型,因此那些优美的诗词佳句应该通过他的口中吟诵出来。但通观全书,却让人感觉贾宝玉在诗词上的成绩平平,远不如林黛玉那么出彩。每次结社赛诗的时候,贾宝玉总要落第。我想各种原因大概是雪芹先生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就是要突出大观园里女孩们的才情,因此他把最好的诗分配给了黛玉,而后又给了宝钗、探春、湘云等人,只能让贾宝玉给这些才女当个陪衬了。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有趣的一个现象,贾宝玉在单独作诗的时候诗写得都不错,但只要一和那些才女们PK,就落了下风。这也着实难为了雪芹先生,把贾宝玉的诗写得太好了吧,那些才女们的锋芒就要被掩盖住,但如果把他的诗写得很烂,自己的面子上也过不去,因此只能采取这种折中的办法,给大家以贾宝玉有才情但不善于写命题作文的印象。不过现在我们的读者中能记住的还是林黛玉的《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等等,贾宝玉的诗却记不起几句,可见最终在读者心里贾宝玉还是落了第。

  那么贾宝玉的作诗水平到底如何呢?通观全书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贾宝玉受过这方面的熏陶,从他所做的诗词中可见他的文学修养之深。但作为一个男人,他的诗却是缥缈无力的。因此“男人女相”的他诗如其人,写的诗也很“娘”。在古代,妇女在深闺之中两耳不闻窗外事,生活的圈子比较狭窄,因此古代女诗人写的诗大多是抒发哀怨或悲喜的个人情绪或是吟风弄月或宴游应制等等。表现重大社会题材和历史题材发较少,诗风也比较轻盈婉约。类似于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的苍劲以及李清照后期的作品的风骨在古代的女诗人中是极其罕见的。

  因此每天只在大观园里转悠,和一群天真少女朝夕相处的贾宝玉,做的诗也受到了这些女孩的影响。在他的诗里,看不到任何忧国忧民的情怀,或是励志向上的进取精神,只不过是一个贵族家庭的公子哥在酒足饭饱之后的一种闲情逸致而已。在他与众姐妹结社之前,他也写了一些诗,主要还是一些题咏之作,如修大观园时为“有凤来仪”、“蘅芷清芬”、“怡红快绿”等地题诗,如果单拿出来,这些诗倒也不错,但林黛玉的“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一出来,贾宝玉的这些诗就成了废品。就如同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一出来,有关中秋的余词皆废一样。

  而后他又写了春夜、夏夜、秋夜、冬夜的《四时即事诗》,将自然景物与个人生活情景相结合,又将丫鬟的名字嵌入其中,以丫鬟们的日常生活作为转承,将寒冷、炎热转为清爽怡人。从中可见作者生活的闲适以及超然于物外的心境,应该说是一组很优秀的诗。此外,如《红豆词》《访妙玉乞红梅》《姽婳词》也都很不错,当然这些诗是在没有才女和他PK的情况下写成的。

   《红豆词》紧扣一个“愁”字,以红豆这种具有诗意的物品为喻,通过一系列关于忧愁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心头那种不祥的预感。也有人认为是在暗示林黛玉的悲剧命运。在贾宝玉所做的诗里,忧愁的调子并不多见,这首诗是在贾府正当鼎盛之时,自己又和一帮“富二代”们聚餐行令时所做,在最欢快的时候却做了最悲的诗,其中的意外就不言自明了。《访妙玉乞红梅》则是在一次起社赛诗,他落第之后要求不限韵,自己用韵之后做的一首诗,其中“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一联颇为精警,预示着他不喜欢受限制的生活,而是追求一种逍遥无我的境界。

   最能代表贾宝玉诗才的是那首《姽婳词》。本来这也是一篇命题作文,只是贾政闲极无聊,和一群清客相公聊天后一时心血来潮,命贾宝玉做的诗。不过好在尽管是命题作文,但此时他的对手并不是林黛玉、薛宝钗这些才女,而是贾环、贾兰等贾府的男丁,因此他便有了逞才的机会。这首诗以“恒王好武兼好色”起句,虽不新奇,但却直接点明“好武”与“好色”这两个重要信息,为接下来林四娘等人的英勇埋下伏笔。在正式描写林四娘的事迹之前,用了一系列的铺垫,如“秾歌艳舞不成欢,列阵挽戈为自得”、“叱吒时闻口舌香,霜矛雪剑娇难举。”等等,让读者们想见这些娇弱的美人们舞刀弄枪是多么不易。就更让人们对他们的慷慨赴死肃然起敬了。接下来又用重笔写下林四娘等人的英勇无畏,写得气势雄健,铿锵有力:

         王率天兵思剿灭,一战再战不成功。
    腥风吹折陇头麦,日照旌旗虎帐空。
    青山寂寂水澌澌,正是恒王战死时。
    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黄沙鬼守尸。
        恒王得意数谁行,姽婳将军林四娘,
    号令秦姬驱赵女,艳李秾桃临战场。
        绣鞍有泪春愁重,铁甲无声夜气凉。
    胜负自然难预定,誓盟生死报前王。
    贼势猖獗不可敌,柳折花残实可伤,
    魂依城郭家乡近,马践胭脂骨髓香

最后又归结到“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这几句讽刺了从天子到满朝文武的怯懦无能,以此和林四娘形成鲜明对比。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发出这样的强音来也实属不易。

  但一到和姐妹们赛诗的时候,贾宝玉的才气却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写的诗也不出彩,让这些姐妹一比就比了下去。如他在联句的时候写的“撒盐是旧谣。苇蓑犹泊钓”,被史湘云讥讽“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搁了我。”他自己也说“我原不会联句,只好担待我罢。”到底是真不会联句,还是让着众姐妹,抑或是不喜欢受联句的限制,这大概只有雪芹先生自己心中有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