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依然在红楼(169)
香菱成功的关键:遇上了小林老师(一)
作者 白坤峰
(内容见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香菱是《红楼梦》中最不幸的女孩子,在她短暂的人生中,如果说还有幸运的话,那就是遇到了林黛玉,是黛玉引导她走进了诗的王国,让她在苦难中有了精神的寄托。
林黛玉是个好老师,热情坦诚,学业水平高,教学方法得当。
宝玉也很热情坦诚,但水平不行,无奈;宝钗学业水平也很高,但不愿意教香菱,无缘。
首先,林黛玉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香菱不多走冤枉路: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
‘重帘不卷留香久,
古砚微凹聚墨多’,
说的真有趣!”
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即《王维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杜甫)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李白)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建安七子之一),谢、阮、庾、鲍(谢灵运、阮籍、庾信、鲍照)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
俗话说,写作是阅读下的蛋,没有读就不会有真正的写,写作的根本是读书。所以,小林老师的教学抓到了点子上了,先读熟王维的一百首五言诗,再读一二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再读李白的一二百首绝句,大家想想,有了这个底子,学生们当然会写诗了。假如遇上个差老师,必定先让学生乱写,再自己乱修改。那全完了。从小林老师推荐的诗人看,曹公特别欣赏言之有物而非华美无物的诗。
另外,小林老师不让香菱乱读陆游的一些差诗,陆游是宋代的著名爱国诗人,影响很大,但他的诗有时过于随意,一旦学了就会误入歧途,像香菱说的那两句,只是单纯地对仗,弄点文字游戏,却没有实际内容与情趣。林黛玉一针见血地指出前人的浅薄与不足,如果没有高明的经验,焉能有此眼光!
第二,小林老师不用“填鸭式”教学,而是注重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
香菱笑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近黄昏)便挽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
入门很重要,香菱总算是入门了。曹公有功力,专拣高手过招:王维是大名人,香菱所谈的这几句诗都是王维名诗中的名句,按说,这很不易评论,为什么?因为历代评的太多了;弄不好就出笑话或是人云亦云让人鄙视。还有,曹公必须模拟入门者的口吻,这又是难上再难;还有,他必须让所有文学爱好者都喜欢,这更难。曹公知难而进,高手就是高手啊。他这番话,怕是王维也要点头称是,叫一声“知音啊”。
香菱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宝玉笑道:“……会心处不在多,……可知‘三昧’(佛家语,又译“三摩地”。奥妙)你已得了。”……探春笑道:“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
宝玉道:“……相公们……听见咱们起诗社,……他们都抄了刻去了。”……黛玉、探春听说,都道:“你真真胡闹!……不该传到外头去。”宝玉道:“这怕什么!古来闺阁中的笔墨如不传出去,如今也没有人知道了。”……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杜甫的律诗)来,又央黛玉、探春二人:“出个题目……”黛玉道:“昨夜的月最好,……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见《声律启蒙》)的韵,由你爱用哪几个字去。”
香菱听了,……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她算帐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她瞧去……”
黛玉看时,只见写道是:“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宝玉给了香菱热情的鼓励,探春及时伸出了支持的手:好人啊,香菱总算遇上好人了。
宝玉思想前卫,在那个时代,他能替女人说话,主张男女平等,不怕别人议论,真不容易!而小说《镜花缘》中则让女人骑在男人头上,又是另一种错误了,好在宝玉没有歪毛病。
一夸香菱,香菱来劲儿了,非要写诗,非要亮一手让大家看看,黛玉给她一个话题“月”。香菱热情有余,但实践不足,写不好也在情理之中。但宝钗的一番话,让人摇头,她说香菱“本来呆头呆脑”,也许她说的是事实,香菱从小被卖,经常被人贩子打骂,又被薛蟠折磨,长期生活得提心吊胆,自然有些呆,但宝钗这么直接地说人家,也不对啊。《红楼梦》中小妾地位之低,超出今人的想象。
宝钗当然一眼就看出香菱此诗太幼稚,简直是凑字句,只是说明了诗人见月发逸兴,飘泊者见月思家而愁苦。不好,不好。我给她打50分。
但小林老师真的耐心,绝不像宝钗那样随便地把人打发走,林老师开导她说:写作要放得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