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坤峰讲红楼梦(152)宝姐姐真有才啊真有才
(2012-02-25 10:45:25)
标签:
红楼梦宝钗宝玉黛玉文化 |
分类: 白坤峰品红楼梦 |
你我依然在红楼(152)
宝姐姐真有才啊真有才
作者 白坤峰
(内容见第四十二回
如果把《巴黎圣母院》中有关钟声的几千字描写去掉行不行?当然行,但是,没有人敢于把它去掉;如果把《悲惨世界》开头有关滑铁卢的几万字描写去掉行不行?当然行,丝毫不影响故事的发展,但是,请你去掉试试看?同样,本章回中,如果把宝钗谈绘画的部分简写或者不写,行不行?也行!然而,《红楼梦》的魅力就少多了。
曹雪芹是满族人,满族人在玩艺术的精巧方面比汉人更像汉人,曹雪芹本人确实也是多才多艺的大艺术家,可惜没有东西传下来。在第十七、十八回中,他大秀了几把品园林、题诗、题额、题对,今天,他又借宝钗之口,大秀了一把绘画技能,为后人留下清代绘画方式的详细记载:
宝钗道:“我有一句公道话,你们听听。藕丫头(惜春)虽会画,不过是几笔写意(不讲究工细只重情趣的画法)。如今画这园子,非离了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的才能成画。这园子却是像画儿一般……。你就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第二件,这些楼台房舍,是必要用界划(即界画,描绘建筑等的绘画种类或技法)的。一点不留神,栏杆也歪了,柱子也塌了,……桌子挤到墙里去,花盆放在帘子上来,岂不倒成了一张笑‘话’儿了(画与话谐音)。第三,要插人物,……衣折裙带、手指足步,最是要紧,一笔不细,不是肿了手,就是跏jiā了腿(脚步内拐),‘染脸’(从纸后面染色画脸)、‘撕发(淡墨染后,再用浓墨扯出头发的丝状)’倒是小事。……宝兄弟……问问那会画的相公,就容易了。”
宝钗的第一点说的是,国画特别讲究虚虚实实,照原样而画,反而没有意思。这当然很有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真理,否则,风景照片就无人欣赏了,当然风景照片也要注意选材的取舍才有画意。
她说的第二点是,中国建筑图画讲究虚实结合与真实可信。百度这样介绍“界画”:“将一片长度约为一枝笔的三分之二的竹片,一头削成半圆磨光,另一头照笔杆粗细刻一个凹槽,作为辅助工具,作画时把界尺放在所需部位,将竹片凹槽抵住笔管,手握画笔与竹片,使竹片紧贴尺沿,按界尺方向运笔,能画出均匀笔直的线条。”其实,要论画出更真实的景物,还是西方古典油画更地道;油画画出来像真的,国画画出来像画的。
第三点是说画好人物更不易。中国绘画短于人物写真,如果不信,大家可以看一下清代画家所画的什么什么康熙万寿无疆、乾隆大阅兵、红楼梦人物谱,人都不太像人,像穿衣木偶。中国人一直没有真正找到画人的规律,丰子恺说中国人画的小孩子,一般都像老头。怎么办?眼睛要画在面部的二分之一处就像小孩子了。(读者们千万不要认为清代只是科学、军事落后于西方,事物都是联系的,当时中国的艺术早也全方位地、远远地落后了)
宝钗这个人刚刚对黛玉说了一大通诸如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人最好是文盲、读书是男人们的事,而现在又滔滔不绝大讲知识绘画,好意思?
唉,说起来,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千年专制的浸濡,确实有“对别人是一套对自己是一套、宣传是一套,评价是另一套”的弊病。我们接着听宝钗对纸张、笔墨、颜料的论述,注意,宝钗说的全是行话,全是专用词:
宝玉听了,先喜的说:“……如今就问他们去。”宝钗道:“我说你是‘无事忙’,说了一声你就问去。等着商议定了再去。如今且拿什么画?”宝玉道:“家里有雪浪纸(可能是有波浪形暗纹的宣纸),又大又托墨。”
宝钗冷笑道:“我说你不中用!那雪浪纸写字画写意画儿,或是会山水的画南宗山水,托墨,禁jīn得皴cūn搜(用淡干墨涂染以表现山石纹理、峰峦折痕及树皮形态等)。拿了画这个,又不托色,又难滃wěng(用水墨淡彩润画面),画也不好,纸也可惜。我教你一个法子,原先盖这园子,就有一张细致图样,……你和太太要了出来,也比着那纸大小,和凤丫头要一块重chóng绢,叫相公矾(用胶矾水浸泡生绢,使之吸墨效果好)了,叫她照着这图样删补着立了稿子,添了人物就是了。就是配这些青绿颜色并泥金泥银(用金银粉末掺入颜料),也得他们配去。你们也得另爖上风炉子,预备化胶(将成品胶加水慢熬),出胶(将鹿皮熬成胶),洗笔……”
宝钗必定画过画,连纸、绢、矾、胶的性质都懂得清楚,并且,还能很快找到捷径:惜春画画不专业,没经验,怎么办?先让宝玉找那几个清客相公帮帮忙,再找出建筑地图,有了它为底样,就好办多了;况且贾母不是艺术家,能让她看明白这是大观园、到处花花绿绿的就行了。
让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永远憋着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宝钗从来没有向任何人说起过她会画画,多亏有了这个机会,她才口惹悬河起来,与其说她帮助惜春解决了难题,倒不如说惜春给了她一次喷发才能的借口,一起听听:
宝钗说道:“头号排笔四支,二号排笔四支,三号排笔四支,大染四支,中染四支,小染四支,大南蟹爪(专画树枝的笔)十支,小蟹爪十支,须眉(专画须眉的笔)十支,大著色二十支,小著色二十支,开面十支,柳条二十支,箭头朱四两,南赭zhě(红褐色)四两,石黄四两,石青四两,石绿四两,管黄四两,广花(广东的花青色颜料)八两,蛤gé粉(白颜料)四匣,胭脂十片,大赤飞金二百帖,青金二百帖,广匀胶四两,净矾四两。……这些颜色,咱们淘(淘洗原材的颜料)、澄dèng(沉淀原材的颜料)、飞(吹去杂质)、跌(用碗盆等晃动颜料以便留下最好的部分)着,……再要顶细绢箩(细密的小筛子)四个,粗绢箩四个,担笔(毛刷)四支,大小乳钵bō四个,大粗碗二十个,五寸粗碟十个,三寸粗白碟二十个,风炉两个,沙锅大小四个,新瓷罐二口,新水桶四只,一尺长白布口袋四条,浮炭(桴炭,易燃)二十斤,柳木炭一斤,三屉木箱一个,实地纱(纯纱)一丈,生姜二两,酱半斤。”
黛玉忙道:“铁锅一口,锅铲一个。”宝钗道:“这作什么?”黛玉笑道:“……好炒颜色吃的。”众人都笑起来。宝钗笑道:“你哪里知道。那粗色碟子保不住不上火烤,不拿姜汁子和酱预先抹在底子上烤过了,一经了火是要炸的。”
听听林妹妹说得多妙,你笑了吗?你要是还不笑,那简直是不可救药了,那说明你没有笑细胞了,你自杀算了。林妹妹幽默有余,但真的不懂绘画,还是宝钗真知真明,说得大家心服口服。别说别的,就那些专业术语一口气说下来,足以让我们对宝钗佩服得五体投地。
别忘了林妹妹是从不惧怕宝姐姐的,宝姐姐知道她看过“黄色戏剧”,这口气如何咽得下去,呵呵,林妹妹现在是以真幽默、主动地回击宝钗当时的审问自己时的假幽默:
黛玉又看了一回单子,笑着拉探春悄悄的道:“……想必她糊涂了,把她的嫁妆单子也写上了。”探春“嗳”了一声,笑个不住,……宝钗笑道:“不用问,狗嘴里还有象牙不成!”一面说,一面走上来,把黛玉按在炕上,便要拧她的脸。
黛玉笑着忙央告:“好姐姐,饶了我罢!颦儿年纪小,只知说,不知道轻重,作姐姐的教导我。”众人不知话内有因,都笑,……
宝钗笑指她道:“怪不得老太太疼你,众人爱你伶俐,今儿我也怪疼你的了。过来,我替你把头发拢一拢。”
林妹妹先故意拿置办嫁妆来开宝钗的玩笑,诱敌上钩;再假装讨饶,讽刺宝钗虚伪。别人听不懂,但宝钗太懂得黛玉这是反守为攻,似守实攻、以弱示强、以笑代讽。这还算比较客气,再过几章回,林妹妹干脆主动承认了。宝钗,做人何必那么累!
现在,宝钗只能叉开话题,替黛玉抿头发,这让宝玉很羡慕很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