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坤峰讲红楼梦(90)群众与王熙凤:谁更凶残
(2011-08-29 15:02:15)
标签:
红楼梦贾母王熙凤领导文化 |
分类: 白坤峰品红楼梦 |
你我依然在红楼(90)
群众与王熙凤:谁更凶残
作者 白坤峰
(内容见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贾妃甚喜,……然后撤筵,将未到之处复又游顽。忽见山环佛寺,忙另盥手进去焚香拜佛,又题一匾云:“若海慈航”。又额外加恩于一班幽尼女道。(内容见第十七十八回)
“忙另盥手进去焚香拜佛”这个细节留给人深刻印象,已经到达人生顶峰的贾妃其实内心很没有底!而在这一章回,贾元春主动地操办“打醮jiao”祈福的事,我可以想象她的焦虑、无奈,可叹的是,娘家人没有一个能理解她的心。竟然把此事办成了一次“富贵狂欢节”。(再往后是贾母在过年时隆重地祭祖拜天,她是第二个明白人)
一时,凤姐儿来了,因说起(五月)初一日在清虚观打醮的事来,遂约着宝钗、宝玉、黛玉等看戏去。宝钗笑道:“罢,罢,怪热的。什么没看过的戏,我就不去了。”……凤姐儿道:“他们那里凉快,……我头几天打发人去,把那些道士都赶出去……”……凤姐听说,笑道:“老祖宗也去,敢情好了!(敢情:那么。北京方言)就只是我又不得受用了。”……
贾母因又向宝钗道:“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指时间漫长),在家里也是睡觉。”宝钗只得答应着。……王夫人……笑道:“还是这么高兴。”因打发人去到园里告诉:“有要逛的,只管初一跟了老太太逛去。”……听了这话,谁不要去。……因此李宫裁(李纨)等都说去。贾母越发心中喜欢……
单表到了初一这一日,荣国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乌压压的占了一街的车。”……咭咭呱呱,说笑不绝。周瑞家的(习语:周瑞的妻子)走来过去的说道:“姑娘们,这是街上,看人笑话。”说了两遍,方觉好了。
“凤姐儿……遂约着宝钗、宝玉、黛玉等”,注意排名王熙凤是个聪明人,贾妃送给宝玉宝钗相同的礼物,她肯定比别人更清楚,所以她才反复地邀请宝钗一定要去。贾母喜欢宝钗已非一天,此时对宝钗的偏爱已经超过了黛玉。
狂欢,狂欢,这是贾府在贾元春省亲之后的第一次集体狂欢。
将至观前,只听钟鸣鼓响,早有张法官执香披衣,带领众道士在路旁迎接。贾母的轿刚至山门以内,……贾珍带领各子弟上来迎接。凤姐儿知道鸳鸯等在后面,赶不上来搀贾母,自己下了轿,忙要上来搀。
可巧有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儿,拿着剪筒,照管剪各处蜡花,正欲得便且藏出去,不想一头撞在凤姐儿怀里。凤姐便一扬手,照脸一下,把那小孩子打了一个筋斗,骂道:“野牛日的,胡朝哪里跑!”那小道士也不顾拾烛剪,爬起来往外还要跑。
正值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但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都喝声叫“拿,拿,拿!打,打,打!”
王熙凤从来不放过一个讨好贾母的机会,“紧跟领导”是她的唯一做事原则,“为领导服务”是她心中的目标,“让领导满意”是她毕生的追求。贾母的贴身丫环鸳鸯没有准时跟上,王凤姐却跟得恰到好处,呵呵有水平。
她下了轿忙着来搀贾母,不巧的是一个小道士张皇失措撞到她的怀里,我估计这么一撞影响了她搀扶贾母的机会,狠毒的凤姐扬手一耳光,打了小孩子一个筋斗。真狠啊!
人们平时骂人,一般骂个“狗日的”,最多骂个“驴日的”,而王熙凤张口不凡,骂个“野牛日的”!亏她想象力如此丰富而低俗。
最让人心寒不是王凤姐的残忍,而是人民群众集体施暴的自觉自愿。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但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都喝声叫“拿,拿,拿!打,打,打!”
而此时,贾母露出了菩萨表象。
贾母听说,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那里见的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子娘(南方习语,父母)岂不疼的慌?”……贾母命贾珍拉起来,叫他别怕。问他几岁了。那孩子通说不出话来。贾母还说“可怜见的”,又向贾珍道:“珍哥儿(贾珍),带他去罢。给他些钱买果子吃,别叫人难为了他。”贾珍答应,领他去了。
单纯而愚昧的中国人于是得出错误结论:领导(贾母)是好的,手下人(王凤姐)做事差。这是最能让统治者高兴的结论。
贾母目睹了如此残忍的事情,竟然对王熙凤没有一句责备,事后依然对她信任有加。
所以,更残忍的应该是贾母。
各位,看一位领导,当然要看他本人说什么、做什么,同时还要看他的手下在说什么、做什么,后者比前者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