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生何待?此生待何?李贺《天上谣》赏析翻译

(2009-11-16 14:24:01)
标签:

李贺

天上谣

赏析

翻译

天上的街市

文化

分类: 白坤峰身心品唐诗

总标题:也许有一天,你也会遇上这首唐诗(94)

             此生何待?此生待何?

                    ——李贺《天上谣》赏析

                              作者  白坤峰

    李贺(790—816),字长吉,(“贺”与“长吉”相应,可惜他一生基本上无“贺”也无“吉”)今河南省宜阳人,中原人氏。大家都知道,他的父亲名叫“李晋肃”,所以,一大批人说他不能考“进士”,只因为“晋”“进”同音。

  中国的礼法吃人,因此可见一斑。

  一个人如果因为无法逾越的外界原因(如出身、血统、父母)而影响了自己的前途,那他必定是真正绝望的。

   后世研究者都注意到李贺“多病早衰”,但我认为,这可能不是他二十几岁就死去的最主要因素,体弱多病却支撑N年的人多了。

  其实,他厌倦了自己。他“早已厌倦了自己”。(鲁迅《铸剑》)

  对于普通的生命,活着的目的就是活着;而对于多彩饱满的生命,活着是为了开花结果。

  如果不能开花结果,那不如速速凋谢。

  许广平回忆鲁迅早年也有过慢性自杀的经历,有病不治病,他痛苦于理想不能实现。(当年的右派们的自杀或自虐,与鲁迅心理相同只是处境惨个几十倍)

  那么李贺呢,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写《梦天》、《天上谣》……他知道人间没有自己的地位,别人是“生活在别处”(米兰 昆德拉),而李贺是生活在天上;温庭筠还能梦到了故乡杜陵的春天,而李贺的生命里,已无须考虑人间了。

  我们常常说:多亏他们没有当官,所以才留下了如此美好的诗歌,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可是,对于当事人来说,他们宁可青史不留名。

  “在中国,说到底,文学是一种等而下之的选择,是由那些不被重用的人在那勉强支撑着。这或许也是我们国家文学作品虽多却难出文学大家的根本原因。”(陈大超)

  法国埋葬名人的先贤祠里,绝大部分是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少部分才是政治家。明白了这个,你就明白我们文学、科学之所以落后的原因了。

 

            天上谣

              唐朝  李贺 

    天河夜转漂回星,(天河:天上银河。转:流动。回星:回荡的群星)

    银浦流云学水声。(银浦pǔ:天河岸边。学:模仿)

      玉宫桂树花未落,(玉宫桂树:月宫的桂花树。未落:永不落)

       仙妾采香垂佩缨。(仙妾:仙女。采香:采桂花。佩缨:香囊一类的佩饰)

      秦妃卷帘北窗晓,(秦妃fēi:弄玉,仙女。晓:天亮)

       窗前植桐青凤小;(带着萧史、弄玉上天的凤凰还那么小,暗指人不老)

       王子吹笙鹅管长,(王子:仙人王子乔。鹅管:笙管细长,状如鹅的喉管)

       呼龙耕烟种瑶草。(呼龙:吆喝着龙。耕烟:耕云。瑶草:仙草,玉芝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粉霞:指色彩。绶shòu:带状饰品。藕丝裙:仙裙)

       青洲步拾兰苕春。(青洲:南海仙岛。步:散步。拾:采。

                         兰苕tiáo:兰花。春:春天)

      东指羲和能走马,(指:指点说。羲xī和:太阳神。走:奔跑。

                         马:驾太阳车的天马)

       海尘新生石山下。(海尘:海水退去变成大地。

                         新:刚刚,沧海刚刚又变成桑田)

 

  (补充注释6条;①玉宫桂树:月球上的山,古人认为是桂树,并有吴刚伐桂的神话。②秦妃:她名叫弄玉,传说是秦穆公的女儿,所以叫她秦妃。嫁给萧史后学会了吹箫,有一天,夫妻二人跨凤凰升天成了神仙。③王子乔:传说是周灵王的太子晋,善长吹箫,能引来凤凰。④粉霞、藕丝:有人认为均指色彩,也有人认为是用粉霞作为绶带,用藕丝织成裙。⑤羲和:中国的太阳神,他天天从东方驾着太阳车,装上太阳,赶着天马运送到西边去,于是我们看到了太阳东升西落。⑥海尘新生石山下:石山下的大海刚刚退去变成了陆地,扬起了尘土。此句以人间的变化之大反衬天上的一切永恒不变)

 

                 天上谣

              本朝  白坤峰 

   天上的银河夜里还在潺潺,飘荡着闪闪群星,

   银河两岸的流云们,调皮地模仿着水声叮咚。

   月宫金色桂花树,从来就是花不落绽放飘香,

   仙女轻盈采桂花,纤手娴熟歌声宛转响佩缨。

   天宫的弄玉,卷起宝帘打开玉窗,又一个明媚的拂晓,

   窗前梧桐树永远枝繁叶茂,带他们夫妻飞天的小青凤,

                           还是没长大依然那么娇小,

                     神仙夫妻当然永远年青红颜难老。

   天上王子乔又吹起玉笙如凤鸣,笙管长长,真美真好,

   他悠然微笑在云烟里,吆喝着龙耕地,种下万顷仙草。

   剪一条粉霞做成红绶带装饰着天女们的藕丝仙裙,

   笑语喧哗她们飞到南海青洲采仙草,又来赏早春。

   快看呀东边,羲和驾着天马,车里载着太阳又奔来了,

                                         焰火纷纷,

   人间,石山下的海水又一次退去变成陆地,飞起灰尘。

   天上一天就是人间百年,让我,怎能不伤怀摧心。

 

    李贺是天才,天才有高超的想象力,我们也想跟他到天上看看,最好也能生活在天上,幸福、悠闲、年青、美好。天上与人间在形式上几乎一样。本质的不同只是天上一切永恒,地上一切短暂。

    开头两句写天河。李贺想象天河多彩多姿,波光莹莹,流水潺潺,群星在河面上飘呀飘呀飘呀。更好玩的是天河两岸的流云,活泼俏皮,如了孩童一般,他们在学水声呢。这片云叫着:“水声真好听,叮咚——”另一片云嚷起来:“你学得不像,听我的,咚叮——”

  没有一颗童心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中间八句具体描述天庭的景象,陆续展示了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让我直接引用朱世英的解释

    画面之一: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仙女们正在采摘桂花装进香囊,挂在衣带上。仙树不枯,仙花不落,它与尘世的“馨香易销歇,繁花会枯槁”形成鲜明的比照。

  画面之二:弄玉当窗眺望晓色。此时晨光熹微,她正卷起窗帘。弄玉升天已有一千余年而红颜未老,那青凤也娇小如故。这是天庭的神奇之处。

  画面之三:神奇的龙耕图景。仙人王子乔吹着细长的笙管,驱使神龙翻耕烟云,播种瑶草,悠闲自在!

  画面之四:穿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青洲,寻芳拾翠。青洲是传说中的仙洲,山川秀丽,始终保持着春天的景色。踏青的仙女,采摘兰花,指顾言谈,十分舒畅。

  人间怎样呢?末两句用雄浑的笔墨作了概略的点染。在青洲寻芳拾翠的仙女,偶然抬首观望,指点说:羲和驾着日车奔驰,时间过得飞快,东海三神山周遭的海水新近又干了,扬起尘土来了。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沧海变桑田”。对比之下,天上那种春光永驻、红颜不老的状况,就显得特别可贵。

这首诗想象富丽,具有浓烈的浪漫气息。全诗十二句,句句都有物象可见,彼此色调谐和气韵相通,合而若离,离而实合。脚韵换了三次,平仄交互富于变化,吟诵起来轻快优美。(以上  朱世英

 

  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样,李贺也是用神仙世界的美好和谐反衬当下世界的绝望困顿。一千年之后,一个名叫郭沫若的诗人写了一首类似的诗,《天上的街市》: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着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虽然想象力、审美性与李贺的《天上谣》相距很远,但此诗足可以证明郭沫若有向往美好的心灵,所以,他即使在文/革的“紧跟”中,也没有做一个纯政客。

  李贺死去了,据说是上天派使者来接他,同命相怜的李商隐记下一个故事,并表明这确实是真的:李贺(李长吉)临终,突然,一个红衣使者乘红色蛟龙从来而降,手持一玉版,上有我们看不懂的字,红衣人说天上的白玉楼建成了,天帝召你为文书写篇《楼记》,这是件美差,不苦也。

   其实,从李贺的角度讲,我们不必惋惜他的早逝,他在绝望中撑着是一种煎熬。也许有人会不解地说:他可以在艰难中保持内心平静呀?他可以把苦难品味成一杯清茶呀?他可以读《庄子》《论语》呀?呀呀呀呀。

  对此,我只能苦笑。

  “没有创痕的人才会嘲笑创痕。”(《罗米欧与朱丽叶》)同样,从未懂得绝望的人才会开出“保持内心宁静”的药方。

   这种药方,对“有口饭吃就幸福”的人是有用,而对于有理想有尊严的人则是无用的。龚自珍的长歌当哭、鲁迅的悲凉、郁达夫的佯狂、梁思成陈寅恪的困惑、沈从文巴金的屈辱、老舍傅雷的决绝……用这种药是无法医治的。

  燕雀安知鸿鹄hú之志。小草难知牡丹的华美。平庸的植物很难理解不开花不结果、毋宁死的饱满的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