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能等你?你能等谁?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赏析翻译

(2009-11-17 20:39:15)
标签:

钱起

暮春归故山草堂

顾城

唐伯虎

赏析

文化

分类: 白坤峰身心品唐诗

总标题:也许有一天,你也会遇上这首唐诗(95)

                谁能等你?你能等谁?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赏析

                             作者  白坤峰

  这首诗我品味过多次多日多月多年。

 

         暮春归故山草堂(暮春:晚春。故山:故乡的山)

                 唐朝 钱起  作

     谷口春残黄鸟稀,(谷口:春残:春快完。黄鸟:黄莺)

     辛夷花尽杏花飞。(辛夷:木兰花又称木笔花,比杏花早)

     始怜幽竹山窗下,(怜:爱。幽竹:茂竹)

     不改清阴待我归。

 

             

                     暮春归故山草堂

                 本朝 白坤峰  译

          春天快走了,

          谷口的故山已不再美丽,

          少了黄莺少了杏花少了辛夷。

          谁能一直等待着我,用不变的笑意?

          我默默无语。

          只有那茂密的秀竹啊,

          依然清阴不改等我归来,

          葱葱又郁郁。

 

 

    《唐诗鉴赏辞典》把此诗的主题定性为“生动地抒发了诗人的怜竹之意和幽竹的‘待我’之情,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

   我认为这可能是错误的。恰恰相反,作者钱起抒发的不是“待我”之情而是“不待我”之情

  同样道理,贺知章写“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他所强调的不是“镜湖水不改”而是其他事物“大改”。

  同样道理,李白写“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他不是强调“西江月永恒”而是叹息其他事物不永恒。

  同样道理,杨万里看到原来的淮河如今成了宋朝金国的界河,写下“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他不是强调水鸟“无拘管”而是悲叹自己“有拘管”不能过河。

  同样道理,本诗作者钱起表面是强调竹子的坚贞不变,其实他是想以此对比出许多的人与事都变了。

  他也许只是像贺知章回乡一样,只是感叹风景人物的变化,而我们普通公民,则更容易感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人走茶凉”,多么形象的表达。那杯茶不会等待你回来,它自顾自地凉下去直到冰凉。

  你回到故乡,乡音未改,但鬓发已改,儿童已改。

  当年的房子可能已经换了几届主人,“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只有村头的老槐树浓荫不变地等待着你,

  只有你喂养过的那只老狗还亲热地扑上来舔你的手,而你喂养过的一些人可能不冷不热或相逢不相识。

  多少人生的变化或变故都是因为离开。当然,仅仅因为离开而变质的东西都不值得挽回不值得可惜。

  人生拥有不变的亲情、爱情、友情,是莫大的幸福。

  顾城孩子气地写道: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唐伯虎则一声叹息:“请托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大都:代都市)

  世界不会像顾城盼望得那样纯净,但也不会像唐伯虎那样悲凉。

  而我想说:即使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人情冷漠,你也要持应有的美好。

  在你动不动就抱怨人情冷漠时,你一定问自己:我冷漠了吗?我被生活改变了吗?

  我是个幸运的人,我的小学三年级的朋友们还与我保持着联系。同样,我也与自己的小学老师保持着联系,我的手机中也存着一些“好像没有实用”的号码,我保存着它们,只想提醒自己不要太实利更不要太势利。

  在你的心灵里,应该有一些永远的、不变的东西。

 

  赵其钧这样分析:第一句中的“春残”二字,扣题中“暮春”;以下都是“归”后的所见所感,谷口的环境是本是幽美的,诗人曾说过:“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陆沉……一径入溪色,数家连竹阴。”(《题玉山村叟屋壁》)然而,此番归来却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一“稀”、一“尽”、一“飞”,三字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赵其钧

 

  注意,这不只是写春,这更是写人、写事、写世。

    读者们,难道你就没有亲眼见到过,许多美好的事物就这么“稀”了,“尽”了,“飞”了。

    是的,只有竹子清阴仍旧、绿意盎然地等待着作者钱起。可是,只有竹子,再没有其它。这是作者的“悲”,而不是像赵其钧先生所言的“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做一棵竹子吧,我对自己说。无论别人是否“稀”、“尽”、“飞”,你都要尽力“不改清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