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我真高兴,谢谢你来!——杜甫《客至》赏析
(2009-07-08 11:49:08)
标签:
唐诗赏析杜甫文化 |
分类: 白坤峰身心品唐诗 |
总标题:也许有一天,你也会遇上这首唐诗(69)
达官贵人只想清静一下,而底层的我们需要朋友需要倾诉。流行歌曲唱着“寂寞的时候你会想起谁?”——肯定是你最信赖的亲人或朋友。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二句特别有名,作者见客而喜的心情与神态跃然纸上。家中的小路从来不曾因为客人打扫,小小的柴门今天专门为你打开。多欣喜,多给面子。
如果你的QQ号专为一个人而聊,如果你的手机号码专为几个人而设,如果家中的好酒只为一小批人而藏……你也可以用上这二句诗。
“上网不曾因聊天,QQ只为君才设。”“手机不曾天天带,24小时为君开。”“酒香不曾沾唇过,好酒今始为君开。”
《宾至》表现的是自身的沉痛之慨,《客至》则表现了作者见客来访的喜出望外。
客 至
唐朝
舍南舍北皆春水,(此句写草堂住处绿水环绕,清秀而茫茫)
但见群鸥日日来。(但:只。此句写环境幽避,无人来访内心寂寞)
花径不曾缘客扫,(缘:因为。此句写无人来访、不轻易接待客人)
蓬门今始为君开。(蓬门:柴门。此句写迎客之喜出望外)
盘飧市远无兼味,(飧:sun食品。市:集市。兼味:多味、美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旧醅pēi:陈酒,表歉意。白酒发明前,酒新为佳)
肯与邻翁相对饮,(肯:如果你肯。邻翁:邻家老头)
隔篱呼取尽馀杯。(篱:篱笆。呼取:叫过来。尽馀杯:喝完剩余酒,
馀同余)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唐朝人尊敬县令为“明府”,“过”是“来访”的意思,这句注释可翻译为“很高兴,崔县长来看望我”。
啊,崔县长来了!崔县长亲自下乡来了!他把政府的温暖送到了“低保户”杜甫的家中,而且没带记者拍照。
客 至
本朝
草堂的南北都是绿水环绕,白云在水里徘徊,
天天只见群鸥来去,清幽可喜,花草寂寞栽。
落花小路,一直是无客而扫,无心而扫,
小小柴门,一大早为你打开,为你打开。
离集市太远,我无法准备美味的酒菜,
叹居家久贫,我只能拿出劣酒来招待。
酒量不佳生怕陪不好你,可否与邻家老翁共饮几杯?
你要是同意,我就隔着篱笆叫他,一同干了剩余的酒,一醉开怀,
《唐诗鉴赏辞典》这样解说: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实写待客,作者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因离集市太远、因家贫而使酒菜欠佳的话语。听来十分亲切,很容易感受到主人的盛情和歉仄。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最后两句诗,让我想起农村的今事与往事,他们就是那样隔着矮墙高声叫邻居来陪客人,那边说“好的,我带瓶酒过去”,这边叫“不用,带张嘴就行”。(虚伪者、小气鬼自然也有,此处不论,以免影响本文的氛围)
我估计崔县长是一位文艺爱好者,否则,也不会大老远地跑到郊区的江边的杜甫草堂去喝酒。(杜甫草堂今天已经在成都市的繁华之地了,当年,那可是荒凉,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我能肯定崔县长必定没有官架子,否则,杜甫也不会问他“肯与邻翁相对饮?”
宾主二人相谈甚欢,想一想,人生真正能谈得来的朋友不是太多——志不同道不同的谈不来,一阔就变脸的谈不来,比你水平过高的、比你水平过低的谈不来……人生快谈有几次?
能体会出杜甫的喜悦,也不枉人间走一回。
朋友,我真高兴,谢谢你来!你可否再来?
多希望,花径再次为你扫,家门再次为你打开,一笑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