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爱书时光
——学生萧承捷
白坤峰
你的课桌上有一本女作家洁尘的散文集,于是我伸手拿来看,你轻轻说了一句,但我没听清楚,旁边的刘一骄热情地说“让你不要弄折了书”。我连忙答应。你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久违的爱书时光。那时,我也是这样爱书的,不仅是自己的书,包括图书馆的书,同样爱护备至,不折一页,不脏一页,一损一页。尤其借了别人的书,必定是包上书皮还给人家,生怕一次污损断了借书后路。我清楚记得我下铺的同学,看到一处,随手一折,顺手枕头下一塞,令我目不忍视。
那时我读书之专注,能让一些人惊讶,那时我看书不用书签,第二天也能知道看到了哪一页。我是说那时。后来,再后来,我就看书少了,我很惊讶自己丢了一本好书竟然没有太心痛。鲁西南故乡不是读书的环境,所有人的成功都与读书无关,不仅无关,而且有负作用。
我很清楚读书不仅是个智力活,更是个体力活,它需要训练需要坚持。那时我也如你一样坚持,那时我手边没有书书店里也没有多少好书,关键是我的家长我的老师没有人读书也没有人鼓励读书,这也不能责怪他们,当时鲁西南学生最大的任务是升学升学,其他都是可有可无都是被怀疑被打击的。当然,你的语数外理化生地政史各科都很好,所以你的读书不仅无人反对,而且都支持,你有资本。哈哈,我当年不是,全不是。
一位学生家长感慨而羡慕地对我说:军训时有一次放假半天,学生们都上街玩了,我亲眼看到只有人家萧承捷一个人在班里看书。
我可以想到,所有人都告诉你要读书,读书好,读书妙。但你一定清楚,一切都可能是一种未知。你的作文总是很好,写得又快又好;你的作品虽然没有达到某种高度,但已经难能可贵了,毕竟你还年青,目前还是一种积蓄状态。但我从没有对你说过“一定要读书”之类的话,我知道读书的伟大作用,也知道读书对于个体而言可能是一种困惑或挣扎,何去何从,是你自己的选择,也只能由你自己选择。
江南不错,文化氛围比鲁西南强多了,也许经济决定了文化。其实社会是需要文化的,目前的网络开放,让平民也能成为文化领头人,我关注着韩寒、当年明月、安意如、金满楼等人的成功,我为他们的成功感到兴奋,我为文化的一切成功而兴奋,虽然这与我无关。积累与成功之间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你做好准备了吗?
记得一位青年作家批评某些作家“把写作成功说得太难,自己是作家了,反了阻止人家当作家”,但写作之难怕是也是事实,才情飞扬者除外。写作需要才情,更需要思想,回忆起我高中的同学,尤其是那些女同学,当年她们文笔之好,让我痛感望尘莫及,可是十几年之后再看她们的文章,甚至还不如当年的水平。少了思想,就少了底子与动力。
我渴望早日看到你的成功,我说的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如地位、金钱,至少是金钱。因为理想主义者更应该成功,否则谁还愿意做理想主义者呢?如果爱书人都穷苦穷困穷折腾,那么谁还愿意敬重爱书人呢?不要忘记,抗战之前的中国教授们、文化名人们都不缺钱,鲁迅先生也是大富翁。
理想主义者更要成功,各方面。
祝福你成功,萧承捷,各方面。
草于2008年12月1日星期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