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标题:也许有一天,你也会遇上这首唐诗(31)
在那遥远的地方
——张敬忠《边词》赏析
作者:白坤峰
王洛宾的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之所以传唱永久,不仅在于那高亢辽远的西部风格,还在于它让人一下子想到某个遥远的地方。张敬忠的《边词》就让人想到梦中遥远的地方。如果你也曾思念过远方,那么你也会爱上并明白这首诗。
这是由一位不出名的诗人写下的一首很出名的诗。难度不大,有缘者才会遇上它结识它。
边词
唐朝
张敬忠 作
五原春色旧来迟,(五原:内蒙古五原县。旧来:自古以来)
二月垂杨未挂丝。(二月:阳历三月。垂杨:垂柳。挂丝:吐绿)
即今河畔冰开日,(即今:现在)
正是长安花落时。
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张仁愿任朔方军总管时,曾奏用当时任监察御史的张敬忠分判军事。这首诗大约就是张敬忠在朔方军幕任职时的作品。这一带地处塞漠,气候严寒,风物荒凉。
没有悲凉与叹息,只有平静与期待。毕竟,那还是唐朝早期。这首诗,用了类似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把两个不同的画面拼接在一起,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边词
本朝 白坤峰
译
五原春天总是来得迟,边疆总是难见春风,
二月的内地草绿花红,这里杨柳迟迟不见返青。
今天,真好,一丝暖风正脚步轻动,
吹开了寒云,吹裂了河冰。
而梦里的长安城啊,已是满地落英。
又是一年繁华将逝,又是一年身在边城。
长安落花仿佛迷乱我的眼睛,
几许惆怅 一丝笑容。
如果你的亲人、朋友、心上人在远方,你也会对比此地与远方的气候差异,一阵风雨,一次回暖,一次寒流,都可能让你立刻想到另一个地方又怎样了。
作家余杰说:我在四川的妈妈天天关注北京的天气预报,只因为她的儿子在北京。
“我走后的成都天空还在下雨吗?久别的你为什么不说话。”这是一位旅居广州的成都人所写的歌词。
今年春天,在山东烟台工作的挚友来短讯说“这里的迎春花刚刚开放”,迎春花是我最爱的花之一,只有挚友才会提醒我迎春花开,而这时,我所处的江南,迎春花盛期欲过。神飞山东,我回了短讯:“山东迎春花开日,正是江南欲落时。”虽不是好诗,却能表达我对远方朋友的关注与思念。
在千年前的唐朝,张敬忠看到了边疆的一丝春风刚刚吹裂了河冰,他立刻想到遥远的长安城已是春色将尽一片落英了。身在五原,心在长安;自己回不去,心却回去了。长安花落,又是一年的繁华过去了。
你呢,你也有过这样的联想吗?
我在故乡时,这首诗我见过却从没有引起过我真正的注意;结缘是在江南异乡,我只看一眼,它就印在了脑海里。也许,眼睛只想看它想看的东西。
有过这种联想,可能是忧伤的劳苦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能是一种甜蜜的感喟、无量的幸福。
啊,在那遥远的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