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行之人看北流的水——杜审言《渡湘江》赏析

(2008-07-07 20:24:51)
标签:

杂谈

分类: 白坤峰身心品唐诗

总标题:也许有一天,你也会遇上这首唐诗(9)

                   南行之人看北流的水

                        ——杜审言《渡湘江》赏析

                                   作者:白坤峰

  杜审言,姓“杜”,名“审言”,字“必简”,又名“杜甫的爷爷”。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义县。

  本朝博主白坤峰个人认为:杜审言的名与字,搭配极恰当。“审言”——审视语言,其目的与结果肯定是“必简”——必定简洁。

 

           渡湘江

             唐朝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迟日:春天)

      今春花鸟作边愁。(边:边疆,遥远之地)

      独怜京国人南窜,(京国:京城长安)

      不似湘江水北流。

    “杜审言曾有两次贬官的经历,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他在渡湘江南下时,正值春临大地,花鸟迎人,看到湘江朝着与他行进相反的方向流去,不禁追思昔游,怀念京国,悲思愁绪,一触而发。”(《唐诗鉴赏辞典》)请看我的翻译:

              

           渡湘江

             本朝  白坤峰 

      异乡春天,园林春满,我突然回忆我的故园、我的朋友,

      异乡花鸟,美丽动听,它突然引起我的乡思、我的悲愁。

      可叹啊,我这京城的做官之人,竟然流放南方,

      我竟然不如湘江水,湘江水日日夜夜向北流。

 

  杜审言去世于708年,杜甫出生于712年,我不知从未见过爷爷的杜甫是否想念过爷爷,我也不清楚此诗对后人到底有多大影响,但是我很明白它强烈地影响了杜甫,尤其是“今春花鸟作边愁”这一句。

  几十年之后,杜甫在其名诗《春望》中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明显地脱胎于爷爷的诗,也明显高于爷爷的诗。

  牛顿说过:我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杜甫会说:我之所以写出这样的好诗,是因为我站在爷爷的肩膀上。

  在山河破碎中到处流浪的杜甫,比爷爷苦许多倍,悲许多倍,人生体验自然也比爷爷深刻许多倍。

  再回到杜审言的诗本身,本朝博主白坤峰认为:除了第二句“今春花鸟作边愁”极好之外,其他三句质量平平,表达过于简单化了。我可以推测杜审言写这首诗的思路与情感触发点——当他身在异乡如无根的树时,于是,他想回到往日的熟悉森林中,美丽的花他看不出美丽,悦耳的鸟他听不出悦耳,相反,却能引起愁思,过湘江时,不知谁说了一句,不,也许是他在心里对自己说了一句“我还不如这湘水吗,它能往北方流,而我,一个劲儿地往南流浪。”

  于是,一首不好也不坏、佳句与平庸之句并存的《渡湘江》瞬间产生了……

  我在南方,有时,看到北飞的鸟,或者发往北方的客车,我会想起此诗的最后一句“不似湘江水北流”,虽然回乡要挤十个小时的普通客车让我心疲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