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年壮志暂不知愁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2008-07-10 15:22:18)
标签:

杂谈

分类: 白坤峰身心品唐诗

总标题:也许有一天,你也会遇上这首唐诗(11)

                少年壮志  暂不知愁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作者:白坤峰

  我一直喜欢这首诗,年青的王勃写出的这首永远青春的好诗,它会让我们回想起已逝的、青春少年时自信、锐气、单纯与进取之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朝 王勃 作

      城阙辅三秦,(城阙:京城长安。辅:护卫。应为“三秦辅长安”

      风烟望五津。(五津:岷江五个渡口)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宦游:在外地作官)

      海内存知己,(海内:天下)

      天涯若比邻。(比邻:五十家为一比,一百家为一邻)

      无为在歧路,(无为:不要。歧路:分别之路)

      儿女共沾巾。(儿女:青年人。沾巾:以巾拭泪)

 

【注释】

1、本诗可能是诗人二十岁以前在长安作小官时所作。少府,对县尉的通称。“蜀州”,在今四川省崇庆县。“蜀川”,指川西岷江流域。

2、三秦:项羽灭秦后,把关中分为雍、塞、翟三个王国,史称三秦。泛指陕西关中平原。

3、五津:四川岷江有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五个著名渡口,合称五津。此则泛指四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本朝 白坤峰 译

      大唐巍巍长安城,君临着辽阔三秦,

      风烟联着你和我,望断了遥远五津。

      与你分别,千情万意,更何况——

      与君同是异乡之人,异乡之人。

      天下你我知音,何须惆怅,

      天涯也像比邻,心不离分。

      不必在叉路口哭哭啼啼,

      不必如平常男女一样泪水盈巾。

      (上路吧,朋友!前程似锦!)

 

  歌星刘欢早年凭一曲《少年壮志不言愁》一举成名,“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其实,少年人不是不言愁,而是确实还暂时“不识愁滋味”。

  当我们还十分年青的那时,我们坚信,凭着热情、锐气、磨练、才干,我们就能实现理想。可是,现实就是现实,现实很强大,尤其是缺少法制的现实更强大。

  当年同样年青的王勃也不懂这些。

  有人这样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看看这胸襟气度!只有充满自信,相信能自由自在地活着,不会有政治地震与任何外力来阻隔相会的愿望,才能从容不迫唱出这样的豪情。”

  我承认唐朝比元朝、清朝宽容,然而,即使是盛唐又怎样,那还是“人治”而非“法制”的国家。所以,王勃能写出“天涯若比邻”,固然与进取向上的“唐朝气象”有关,但同时也要看到他还年青。如果不信,请看例子。

  “马上但饮三杯酒,踏尽平原万里霜”,这是谁的诗?洪昇的!就是后来因写《长生殿》写坐牢十年的洪昇。清朝特别专制,文字狱不断,但早年洪昇为何还能写出这样的诗?本朝博主白坤峰个人认为,原因只有一个:年青。同样,王勃也是因为年青。早年的你我也是。当然,我不否认中华民族在唐朝的活力自由。

  此诗对我影响很大。早年,与好友分别,我们坚信下一次相逢是非常简单的事;那时,我们都年青而自信;所以青春时,我的送别诗也有着王勃的开朗、自信:

 

         1992年夏故园别友人

                  本朝 白坤峰 

       故园冬去又桃红,

       春满青山车满风。

       挥手莫起歧路叹,

       梦里逢君一般同。

 

  今天,我怕是不好意思背诵“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踏尽平原万里霜”之类的豪情诗歌了。但是,当时的少年志向并不是笑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