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清酒本应君子饮——说说酒文化

(2008-04-23 08:37:00)
标签:

酒文化

水浒传

分类: 我的散文

                 清酒本应君子饮

                    ——说说酒文化

                            作者 白坤峰

    同世上许多有着美好名称的事物——诸如美文、书籍、宝剑——一样,酒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高贵、卑劣同时联系在一起。不是吗?文章本应美到极致,但更多时候却是指鹿为马混淆黑白;书籍本应是美与善的载体,但更多时候却是助纣为虐为暴政提供合法理由;剑本是钢强与秀美的统一,但更多时候却染上无辜弱者的血迹。酒也一样,它本是天地精华、食粮精华,是流动的玉是清洌的碧,是从汗水与清水中流出的琼浆,它本应专属于正直的君子、操劳的农人、苦辛的工匠,可是很多时候,它偏偏屈从于残暴的君主、投机的奸人、凶狠的恶棍。不幸吗?无奈吗?

    脑中突然跳出《水浒传》中两句著名的咏酒诗,“能添壮士英雄胆,善解佳人愁闷肠。”是的,酒本应如此,本应与美好的人物、美好的人性联系在一起。(杀人恶魔李逵也好酒,没办法)东方西方一样,人们与酒都结下了不解之缘,喜庆少不了它,送别少不了它,重逢少不了它,忧伤少不了它。它可以刺激兴奋,也可以压抑忧伤。我们很难想象生活中竟然没有酒,无论古代还是现在。

    遥想唐宋。诗仙李白总与美酒明月相依相伴,“酒入愁肠,一半化作月光,一半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好!余光中的这几句诗写出了李白的神采,也写出了酒跃动的活力。李白的豪饮,后生只有敬仰的份,“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酒的热度让李白体会尽了。酒是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兴也对酒,愁也对酒,歌也对酒,狂也对酒,痛也对酒。在很矛盾的依存中,酒成了谁也说不明的催化剂,成了心理的依赖。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本来有傲骨,酒助傲骨棱棱,天子又把我怎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胆子挺大,在皇帝亲自阅卷的试卷中,也敢不把功名放在眼里,竟说斟酒唱诗更重要。中国好歹有过相对安全的唐朝与宋朝。(你换个朝代试试,你到朱元璋、康熙、斯大林、萨达姆那里试试)清酒只应君子饮,有了这样的人物,酒才算有了归属。有了这样的趣话,酒中才算有了硬气。

  皓月当空,清光万里,树影婆娑,君子对饮,出口成章,此乐何极,诗人为酒增添了风流,酒为诗人增添了神采。人因酒醉,酒因人香。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听这样的肺腑之言,善饮者与不善饮者都会为之动容,都会一饮而尽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此心无尘,形同清酒,形同玉壶,王昌龄可谓清酒的知音。“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杨边。”少年豪侠,英俊倜傥,岂无美酒助兴!有时,女中豪客也敢痛饮,“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有了鉴湖女侠秋瑾,酒多了侠骨柔情,多了笑声泪语。“莽红尘何处寻知音,青衫湿。”在她那里,酒是忧国的中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如果没有酒,又如何引出这位千古奇女子的几番英雄泪。        

    酒有一颗清心,酒就是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菜可简,酒不可无。“市远盘飧无兼味”,无所谓。杜甫激动不已,“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自己酒量有限,就让邻家老翁陪你饮几杯。诚心与实意,诗中有,酒中溢。“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拥雪品酒,小炉微红,让人神往。要是好友再能一叙,人生又有何求。我见过一些农家老人,几根黄瓜几个西红柿一碗酱菜一塑料桶散酒,无敬无让自取自饮,无话不谈。我也见过建筑工人劳累一天之后,一解疲惫,自斟自倾。

    酒文化的丰富多采在于它与生活密不可分,或者说,酒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品品酒,其实也就是品味生活。喜庆也罢,忧伤也罢,酒中皆有。

                   2004年1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