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学老师杨梅节王鲁彦 |
分类: 教育教学之思 |
我们也一同笑起来,与齐老师一起。我们谁都没有见过杨梅,所以它很美。课文的最后,作者说,杨梅吃多了,牙齿软得连豆腐也咬不动,它本是酸的,但由于太甜了,所以吃的时候不觉得酸。
通过这篇课文,我才知道世界上还有好吃的杨梅,所以,我一直记住王鲁彦这个名字。再后来,我才知道,他写于抗战时期的此文,是为家乡,为祖国而写的。小小杨梅,是他对故乡的爱也是对祖国的爱。
我的童年与悲惨没有任何联系,但也与幸福欢乐关系不大,我学习成绩不好,性格不随和,父亲总是打我骂我。所以,我一直怀念课堂上的那些快乐的日子,和关系很好的小伙伴们,至今还与他们保持着联系。
杨梅,杨梅,我一直想吃杨梅,不仅仅是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当年谁也没有吃过杨梅的朋友们,但一直没有机会。2005年,我来到了江南工作,2006年6月中旬,我们去浙江安吉旅游,正赶上当地的杨梅节。在路边,有果农卖杨梅,一小篮十元,红红艳艳的杨梅,上边盖几片新鲜的叶子,又加上小篮子圆圆可爱,生意很好。
我当然是要买的,我提着它上了车。拿起一颗,回忆起当年的课文。这是王鲁彦的杨梅,也是童年的杨梅。
酸酸甜甜,多汁多味。我早就想到,食品就是食品,不是仙果,杨梅也不神异,它永远不会像童年想象的那样好吃。我吃了一颗又一颗,(也为朋友们而吃,开玩笑)边吃边想象着,当年的我们要是能吃上该多好啊。今天,长大的我们再一起吃杨梅又会有怎样的心情。齐老师吃过吗?她还记得那篇课文吗?她还记得童年的我们吗?当年的朋友们都吃上杨梅了吗?他们能知道我想念着他们吗?
时间多快啊,二十几年过去了。
杨梅真的有些酸,吃了十几个,牙齿开始酸软了。我停下来,看看浑圆可爱的它们。很巧,手边的《扬子晚报》报道江苏常熟6月18日的杨梅节,我的眼前幻想出一片片绿色之中点缀着红红艳艳的杨梅。这是我的许多童年的朋友们所没有见过的。齐老师也未必见过。
想起台湾歌手蔡琴的歌,“推开记忆的门,我在心里看见了,看见了远去的人。是他和她,曾陪我走过生命里的淡淡的早晨……有悲有喜有爱有恨,酸酸甜甜消磨了青春。”
回首往事,生活真如杨梅,酸酸甜甜,消磨了如梦的时光。
我希望有一天,我的朋友们,我们的齐老师能看到这篇文章。我希望她再如当年批改我的作文一样,用红笔写一个“优”。人生如梦,心又回童年。
很巧,我吃杨梅时,听说杨梅已经开始在北方大规模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