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教学之思 |
我想起了中国的台球王子丁俊辉,小伙子引起了“读书无用论”的新高潮,教子独特的父亲在儿子上完小学之后就让他退学专心练球,其理由是“读书用处不大”
。我很明白,《巴黎圣母院》、《阿Q正传》都与台球没有联系;同时我也明白,《马丁·伊登》、《老人与海》与NBA球星们的扣篮、运球也没有任何关系,可我不明白的是,美国NBA巨星们为什么还要参与宣传读书的活动?是他们傻还是我们傻?
还记得头几年,中国国家足球队去俄罗斯的圣彼得堡访问,俄罗斯人以为来自文明古国的客人更需要精神大餐,连忙请我们的国脚参观其最有名的博物宫殿,却没有想到遭到中国球员断然拒绝了——我们要去超市!我们要去商店!
一个民族的未来是否有前途,可以从多方面看得出来,其中,是否读书、是否热爱文化是判断标准之一。
中国的姚明、刘翔、郑智、李玮峰、郭晶晶、邓亚萍、张怡宁能作为“中国读书形象大使”出现在公众面前,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吗?
还有,假如他们出现在公众面前,中国人会说他们神经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