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评论:哪里有教师成长的土壤

(2008-03-11 22:37:00)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之思

                哪里有教师成长的土壤

                          白坤峰

    为什么教师多年不进步却照样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为什么教师多年用一本教案却仍让学生真诚喝彩?为什么相当一批中学语文教师坚持平庸?答案很明确:环境要求你平庸!你不需要进步!(除非你想成为有名师)你想:

  从高一教到高三,只需一轮,所有的考点你都清楚了,高考考的是试题,要的是分数,你能不重视吗你敢不重视吗;课本内容长年不变,参考书上的观点长年不变,试题类型长年不变,高考测试形式长年不变,尤其是学生的知识要求、认识水平几乎不变,那么你当教师的又何苦又何必提高自己呢?你以后只需讲生动一点,讲系统一点、讲熟练一点,讲自信一点足可以了。

  你提高了自己反而不能让学生适应,你引来了源头活水,学校或学生未必适应活水浇灌吗?我对学生讲清官现象是中国没有法制的表现,我讲对斯大林对太平天国的新评价。学生大怒:你比历史课本还高明?但他们刚上大学就纷纷来信:大学老师和你的观点一样,我们敬佩你。我只有苦笑。

  著名特级教师吴非说得很对:在许多学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都是被压制的。有些领导、教师、学生从来就不明白:没有欢乐、惊异、失望、焦虑、感动、思索、怀疑、争议,那能是真正的学习吗?

  教师越是只讲试题只重视试题,越容易得到学生的尊重领导的表扬;教师越按参考书上的讲,越按大家都认识到的讲,越没有人怀疑越没有人反对。学校与学生自觉不自觉地逼迫教师要四平八稳不要提高不要创新。一位学生好心地真诚地问我:“当老师的不就是备课、上课、改作业吗?读书、写作到底对你、对我们有什么作用?”有的领导也说:喜欢读书写作教师就是不认真教学的教师。

  一位朋友私下说:“老师还是浅薄一点为好;要深,最多也就是深到刚超过学生认识水平的程度,这样才能获得一致的好评。”从目前的情况看,形式比内容更重要——熟练的讲解、生硬的归纳、伺机的煽情比思想、远见、实力有着更大的评价市场。

  从高考到学校到学生,都没有为教师的进步铺下丰厚的土壤,那教师又怎能长成茂盛的大树呢?教师的悲哀绝不单纯是教师的悲哀,它往往源于环境的无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