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教学之思 |
“语文无用”好像成了共识,一些领导或教师明确规定在校期间不得看任何课外书,无论自习课还是休息日。我不止一次看到被抄获、被撕毁的各类文艺书刊,包括《三国演义》、《老人与海》、《红与黑》、《年度最佳散文》……他们甚至不允许学生在自习课上看《读者》。
数理化学习是能用数据衡量的,做一次题往往有一次的收获,而语文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的,而且很难具体地统计,但这决不应成为攻击语文的理由。每一个人都要计算一下,学生学语文的时间到底是多少。据我所知,小学到初中,许多学生(尤其乡镇)的语文基本上是空白。
在广大乡镇,几乎所有的有些名望的教师都是从事数理化教学的,少有认真教语文的教师,所谓认真教也不过是照本宣科、大做试题、为升学率而战。
在城市,语文往往淹没在电脑与时尚影视之中,有时,大批学生连电影名著也不愿动脑子去看,他们只想看看最新的最好玩的娱乐影片,只想听听流行歌曲,只想玩玩电脑。
总之,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语文都淹在了数理化、选择题之中,语文往往都是弱势学科,阅读与写作往往都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确实有学生只喜欢数理化,语文对于他“刀枪不入”。
早期的欠债让一些学生进了高中之后不会学习语文:课本不想学,课外读物看不懂,试题机械做,作文硬着头皮编,“病入膏肓”者甚至一提语文就头疼。还有的学生与其说他热爱语文倒不如说他热爱做试题。报刊多次报道:中小学的语文欠债让一些大学生写论文成了大难题。
语文的欠债早晚要让社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语文危机早晚会成为社会的危机。而更让我们焦灼的是,许多人不清楚那是危机。我亲耳听到一些校领导公开说:语文不要费太多时间,不合算,热爱读书写作的教师就是不认真教书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