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银时代3:无巢的夜莺——茨维塔耶娃

(2008-03-03 20:59:00)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散文
 

                        无巢的夜莺

                               ——茨维塔耶娃

                  白坤峰

    在那心灵单纯的岁月里,我看到一则有关她的评论,我不理解却出于探索的目的抄了下来:“她把一生都托付给了诗歌,一个女人充沛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爱,一个诗人敏感的心灵,一个知识分子深刻的洞察力。……一个对旧制度充满激情的反叛者,她是斯捷潘·拉辛、普加乔夫;一个对苏维埃政权格格不入的离道者,她是贵妇莫洛佐娃,是被雅各宾派送上断头台的安德列·舍尼埃。然而,当她离开祖国进入白俄侨民社会时,她却感到自己不属于这里,而属于那里,然而,当结束流亡生涯回到自己的国度,却在两年后选择了死亡。”

    今天,我深深地理解了茨维塔耶娃,因为语言工作者、思想者需要自己的一片故土与净土。要求如此简单又世界如果复杂。

    她是夜莺,不是肉食鸡,也不是猎鹰。

  如果她也甘心做一只无思无欲的肉食鸡,主人是喜欢的;如果她做一个对主人言行计从的猎鹰,主人是更喜欢的,但是,她只会歌唱,而且是按自己的旋律而不是按主人的要求歌唱。她只能提供精神享受,可是在一个不需有精神生活的时代,她的巢被人为地毁灭了,她生活的那片森林也被毁灭了,她自杀了,柔弱而刚强的夜莺、自由而执著的夜莺,死去了。

  作为一个正义的诗人,她反对沙皇;作为一个习惯自由的诗人,她反对苏维埃严厉的规章制度,她甚至送丈夫参加白俄军队,武装对抗苏维埃,失败后,她流亡国外,布拉格——柏林——巴黎……然而,她太爱她的俄罗斯原野了,没有那片土地,她写不出来诗,于是,为了诗歌,她回来了,“诗人可以没有家,诗歌却绝不能没有家。”(叶夫图什科)

  可是,她发现诗歌真是没有家了,这个国家已不再需要诗歌,具体一点说,它只需要歌功颂德的诗歌。于是,诗人们自杀了,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茨维塔耶娃……还有一些诗人作家被枪毙了或被封杀了。

  有了森林,有了巢,有了听众,夜莺是美好的,可是,没有这一切,夜莺还不如肉食鸡更有实用价值。

  茨维塔耶娃,这只无巢的夜莺,她是可怜的,又是坚定的,她把那颗高贵的头颅毅然交给了绳索。这不仅仅是性格悲剧。

  她“作为一个诗人而生,作为一个人而死。”(爱伦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