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人寿命5年内提高1岁的几个方法。


标签:
赖清辉两会长寿人均预期寿命方法 |
分类: 医视觉(临床E线) |
文/赖清辉
有统计显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73岁。今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二五”时期要使“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为了在短短的五年内完成这个在全世界上都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幸福”工程,很多代表委员都积极建言献策。为此,本人觉得应该从政策、医疗、执行度等多个方面来努力,简述如下:
人们若要想长寿,首先就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健康与各医疗相关部门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所以,卫生、保健、疾控、药监等部门,应在各自努力的情况下,通力合作,资源共享,多部门共同探索,以确保人民大众的身体健康。
要继续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让“功利”医院回归“公益”上,实现医药分家,打破以药养医局面,彻底铲除医生灰色收入的空间;医疗投入应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努力改善基层医疗设施,尽快提升基层医疗水平;还要合理协调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关系,共同为广大患者谋福音,让老百姓享有良好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技术;疾控部门要主动做好传染病、职业病的防治工作,积极应对各种新发疾病,妥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健部门应加大各种遗传疾病的防治力度。
谁都不会否认目前医患关系处于很紧张的状态和看病难、看病贵,而改善医患关系,医方首先要加强内部管理,医生要自律,患方要理解、信任、体谅医生;要让患者看病方便,就要加强社区医疗建设,推广医生“多点执业”制度,让大医院、名医生们走出来,心甘情愿到基层为老百姓服务;而要让患者看得起病,最重要的就是要降低各种医疗收费的标准和收费的项目,要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和范畴,推广异地报销制度,不让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让老百姓真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解决了这两个大难问题,老百姓的健康状况就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这样寿命难道还不会延长吗?
3,加强医学生的培养,让医疗行业后继有人,是延续老百姓健康长寿最重要的生力军。
因为紧张的医患关系,让很多老百姓对医疗行业有仇视的态度,而且由于工作风险大,压力大,使得很多人不再愿意从事医疗这一行业,或者医学生在毕业后往往改行从事其他行业,使得医疗行业陷入了后继无人的窘境。为此,在改善医疗工作环境,缓解医患矛盾的同时,国家应该加大对医学生的培养力度,应该为医学生创造出一个宽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医疗行业后继有人,人民的健康保障才能得以延续。
5,保障食品安全,合理整治环境,做好防灾减灾,是让老百姓健康长寿不可或缺的措施。
要实现总理提出,在“十二五”时期“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的目标,我们就应该非常清楚的知道,这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全方位共同努力综合性的伟大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来共同努力。要减灾、减污染,就必须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狠抓安全生产,严查污染责任,做好问责工作,让人们生活在山清水秀的环境中,天天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
既然“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已达到73岁,说明我国在健康管理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的重视、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疾病的知晓率不断提高,大家加强了防控疾病的意识,在5年内提高国人1岁寿命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而注意劳逸结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有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是我们健康长寿的一个秘籍。
最后,衷心祝愿普天下的人们永远幸福快乐、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