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战分享:一个月白起来的经验

(2012-03-22 13:03:39)
标签:

一个月

美白

分类: 美白和祛斑

我天生皮肤不算很差(废话,其实没几个人皮肤天生就差的,嗯嗯),但由于是男性,我个人并不喜欢当那种动不动就翘兰花指的类型,所以一直也没有觉得一个男人有把皮肤弄得太好的必要(我承认我错了……),直到朋友Neco说看我的皮肤根本就不象是个做护肤的,实战分享:一个月白起来的经验这对我是根本性的打击啊,肿么可以酱紫呢?

仔细照照镜子,人家说的实话。那么,就想办法改变吧!于是我决定在一个月内让皮肤有明显的改善,一个月后的确是成功了,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这是before和after的照片,后图是采取行动后一个月零20天的照片,仍然有未水退的炎性色素沉淀。拍摄环境光线有所不同,但可以看出来采取行动后的改善很明显)

实战分享:一个月白起来的经验

我诊断自己皮肤不够亮的原因是:皮肤本身健康状态不佳,护理上太粗心不注重防晒,水份不足。

首先,我让皮肤的健康状态有所改善,那时候很不幸,有患再发性皮炎,时不时有地方脱屑、有出血点,然后留下色斑。由于脱屑,皮肤整体会看起来不光滑,失水多,皮肤水份不足,自然也就看起来不够亮,颜色暗。关于这部分的处理我写了文章:警惕再发性皮炎留下永久色斑!主要是仔细清理掉皮屑,并且用抗炎的中药面膜,否则色斑会持续发生。

第二,更加注重防紫外线和美白护肤品。黑色素的产生与紫外线有密切的关系,这是我一直都知道的,只是自己也没有持续地使用防紫外产品(因为觉得自己底子还过得去)。每天早上我都会涂上珍珠隔离乳,毕竟是自己开发的东西,成分没那么复杂,珍珠粉对紫外线的阻隔能力我自己也是作过试验的。加上我并不主张给皮肤过于厚重的涂层,所以当初设计配方的目标就是要无比轻薄。

另外,我自己调配了高浓度的美白精华液。主要成分是维生素C、熊果苷、维生素B5和B6(抗糖化,防止皮肤发黄)、透明质酸等,在涂抹时把两侧颧骨有斑斑的区域重点进行打圈按摩。外面再涂上保水性好的霜,以方便有充足的水分,促进精华成分滋养吸收。

一周做两次面膜,我偏爱雪本诗的保湿面膜,做完后一天皮肤都不会觉得干。

第三,促进皮肤的修复。我是干性偏混合型肤质,把皮炎导致的皮屑清理后,皮肤是很薄的,自身保水力不够,这会导致肤色暗沉(只有水润才能亮泽),再加上皮炎损伤导致的色素沉着也必须要加速更新掉,所以我选择了A-skin修复肽,每天早晚洗脸后各使用一次。

第四、注重内调。美白的食物有很多,我选择了维生素C,每天补充200mg~300mg。维生素C可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减少黑色素生成。由于药店的维生素C太酸了,不是很喜欢,所以我买了石药集团的果维康VC含片,象吃糖一样,一天含着吃几片。另外年纪也大了,胶原蛋白不足,皮肤弹性也不够给力,所以我每天吃一支白金美娇三肽的胶原蛋白(每支含5G胶原蛋白,另有石榴汁等抗氧化成分,没有激素)。

另外,考虑到自己长期熬夜,阴虚火盛,又找了中医开了补阴生津的方子当茶喝,确实有所改善(其实从现代中药学研究的成果看,其中一些中药的成分本身是具有多种功效的,包括抗氧化、抗敏感抗炎等)

第五、解决一些重点问题。主要是鼻子上还是有黑头出现,鼻子两侧也会有一些类似于角栓的东西。我使用珍珠粉及珍珠洁面乳重点清洁,去除。可以很快清除掉,但过几天还会出现,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种原因推测,缺水、缺维生素A、毛孔堵塞等。我觉得我自己似乎都有可能,但是直到我皮肤整体转白,问题还是存在,这就令我感到有些奇怪。后来我推测是不是和毛囊虫有关系,恰在春节前又自配了曼灵精华,自己随意试试,大约一周后,竟然大为减轻,现在已经基本上不太有了,但很可惜,那时候只是随意试试,没有对自己作毛囊检查,是个遗憾。

一个月之后,我的皮肤完整度、健康度和光泽度已经明显好转了,皮肤开始有点润的感觉了,色素沉着好象有点改善但不明显。之后,我继续注意防晒、内调、保湿,两个月后明显感到色斑已经明显淡化了,见一些有段时间未见的朋友,都觉得有些惊讶(当然另一个原因是在那一个月期间,我体重也减掉了20斤,人不胖了,也更精神了),此时我确信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有些朋友问我怎么美白,我想,其实原理和方法大家都知道,只不过看有没有去实行。在问别人怎么办之前,也不妨先问问自己:为了美白,你都做过什么呢?

如果什么都没有注意,就想白起来,岂不是没有耕种,就想丰收?


其它各种护肤问题,请参见护肤求助总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4efa50101kl4m.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