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聂鑫森:三十年不断延伸的邮路

(2008-11-10 09:18:51)
标签:

杂谈

不断延伸的邮路

聂鑫森

  我从青春年少,便开始踏上文学创作之路,眨眼间已进入花甲老境。也许是性格使然,日常生活中总不想麻烦人,图的是个利索。但有一件事,却不得不劳驾邮递员。几十年来,几乎每天都有从外地寄来的信件、刊物、书籍,而且量还很大。尽管我不知道这些不断替换的邮递员姓甚名谁,但却知道这条邮路是怎么由短而长地延伸!

  我原先供职的株洲木材厂,处在这座城市的最南端。厂门正对着湘江,厂后是家属区;往里走,是一个很大的称之为南湖塘的泱泱湖塘,湖塘边横陈着郊区农民的菜畦瓜架;再深入进去,是王塔冲,有山有谷有崖有溪,树木丛生,云缠雾绕,隐约可见几栋散居的农家土砖瓦屋,很冷清也很荒僻。

  株洲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邮路的分布往往与沿途的工厂有关。以市中心的邮局为起点,以木材厂为终点,便是其中的一条邮路。邮递员每日上午和下午,各送一次邮件到厂传达室。我会在下班后,到传达室去取回我的邮件。1978年秋,我调到离厂不太远的《株洲日报》,但家仍安在这里,朋友们所寄邮件写的仍是这个地址。于是,到传达室取邮件的任务,便由我爱人承担了。

  1983年,孩子一岁多,我们搬进了厂后的家属区,拥有了一套小居室。没事时,我可以到南湖塘边散步,闻闻瓜菜的清香。有意思的是,这片家属区因新建了几座宿舍楼,居住人口增加了,便设了一个投递点。凡是寄株洲木材厂家属区的邮件,邮递员就会送到这里的值班室来。粗粗一算,这条邮路从厂门口到家属区,延长了五六百米。

  在此后的两个年头里,开进了一支又一支的基建队伍。菜地平复了,南湖塘填充了,呼啦啦崛起了几十栋商品住宅楼。1985年,报社买下一个单元十二套房子,我也分到了一套,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和先前比真是“鸟枪换炮”了。但我最关心的,是这个名叫南湖塘住宅区的邮件投递,因为我家离木材厂的家属区已经很远了。

  邮局的同志早想好了,紧挨着这片住宅区,新设了一个南湖塘邮政所。邮件用汽车从总局运来后,再由邮递员步行投送到各家各户的邮箱里,又快捷又稳当。这条邮路,追随着岁月的步伐,又向前延伸了好几百米。

  株洲的发展很快。基建队伍又开始向王塔冲挺进,“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开山炸崖,平谷修路,建起了一座座的大厦,组成了一个个的新住宅区。依山傍水,树绿花香,不少人家都搬到这里来了。

  2003年夏,我购买了康和山庄一套160多平方米的房子,装修后高高兴兴地搬进去了。这次不但有了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还有了很宽敞的书房画室。这里距南湖塘有了千把米距离,绿色的邮路几乎是如影随形,也延伸了过来。跑这条邮路的是一位骑着女式电动车的中年女同志。她知道我的邮件多,特意和我取得了联系,让我在一楼的杂物间外挂一个邮箱,这样可以万无一失。今年10月,邮局开始征订报纸、杂志。她见我年纪大了,去邮局不方便,亲自上楼登门叩访,让我填写订单,代我去交款。

  三十年来,不断延伸的邮路,见证了流光溢彩的生活场景,以及蒸蒸日上的邮政事业,在不断地拓展和升华。城市是这样,乡村亦如此。

  我赞美绿色的邮路,更赞美邮路源头那满是绿色生机的祖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