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4岁博士送快递,屈才?

(2018-11-09 20:53:25)

34岁的谭超是延边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生,8年前为了考研,谭超当起了快递小哥、直到现在。8年间,也有老师指责谭超:“这么一个高学历的人抢低学历的活,脑子是不是有病。”可谭超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表示:“这是通过学历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不是努力。我讨厌的是他那种鄙夷的神情。”

这些年一有类似问题出现,就有人不由自主的觉得,花那么多时间金钱精力接受了高等教育,回头还去干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是不是人才浪费?

打住,有这样的看法,可能说明你还在天上飞、缺乏地面生活。其实很多你瞧不上眼的工作,里面都有你不了解的技术含量,比如贴手机膜、做家政、干快递,都有干得成功的。

我看得从两个方面跟你讲,先说教育价值的问题。

去年我在节目里说过个事,安徽合肥有个本科毕业的菜贩子叫“刘鹏”,辞掉了老师的工作,承包摊位卖菜,每天卖出去3000多斤,月入几万元,还网络直播卖菜筹划着线上线下结合;大家更熟悉的北大中文系毕业生陆步轩,下海经商,把猪肉竟然卖出了北大水平、成为国内土猪肉的第一品牌。

他们都受过白眼,甚至陆步轩还一度自卑自我否认,但他们就成功了、就有了其他菜贩子肉贩子不同的创新成绩,为什么?思维方式不同、决定了竞争优势不同!同样的事,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境界,这就是教育经历导致的结果。有过高等教育经历和没有过高等教育经历的两个人,眼界视野、思维方式必然不同,教育带给人的不仅是知识技能,还有素质修养、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向上动力的提升等等,这才是教育真正的价值所在。

其次,关于热爱。我在节目里多次说过,对人才的定义,需要把教育经历和是否热爱结合起来看。什么叫热爱?把希望比作画在沙地上的一条线,而热爱则是在水泥地上刻下的一条线。不同在于,风吹雨打之后,“希望”早已无影无踪,而“热爱”依然清晰可见、像信念一样坚定存在!

徒有热爱却无实力是盲目的热爱,绝不是“才”。可再高的知识水平,没有热爱做基础,在哪个岗位都是浪费。

好,回头再看这条新闻,谭超之所以从事快递工作,按他说法是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干了几份工作后发现,快递的时间自由度较高、不耽误求学,随着越来越得心应手,又比一般快递小哥效率高很多,现在也已经能养家糊口了。不过他也一直有自己的规划,计划毕业后去高校求职或者搞研究工作。

那么对他来讲,何谈大材小用或者值或不值?

如果这份快递工作,是谭超在追求人生理想过程中的一种阶段性选择,勤工俭学自力更生,不比啃老强的多?有啥不可以,大材小用哪跟哪儿呢?

而如果谭超在快递工作的过程中,热爱上了这个工作愿意继续从事下去。教育背景所拥有思维方式,显然会让他更具备竞争优势,现在这份兼职已经带给他超过30万的年收入,哪一天占领了云端位置也未可知,你还说大材小用?

人生的马拉松并非只有一条跑道通向成功,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社会,我们对成功、对生活、对幸福的感知,应该更加具体而丰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