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妈包山,谁不正常?
(2014-04-24 14:35:35)《重庆晚报》今天的消息:孩子的教育永远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各出奇招,想尽办法。妈妈网上,有个叫“甜妈”的网友很火,网上熟悉她的人都喊她“疯妈”:孩子写作文《桃花》,不知道桃花长啥样,什么味道,“女儿对大自然太陌生了。”于是上个月,她索性在北碚区农村包下一座山,想让女儿和小伙伴们在体验中认识自然,描绘自然。
网友说,太有钱了。要是孩子不知道金库长啥样,还得包个银行,要想知道太空,就得买个航天飞机喽。其实没那么夸张,记者打听到,包山价格根据地段、栽种农作物,价格有差异。比如,中梁山一带,承包菜地每亩每年的价格要上万元。报道里说这座山大约有20多亩,虽然具体多少钱孩子妈妈没透露,但是估摸着二三十万上下不会离了谱,这个数目对现在不少城市家庭来讲也并不惊人。而且孩子妈妈说了,不会一直去配合孩子遇到的问题,包山同时还有创业的原动力———作为一个教育创业基地,在大自然中教学,让孩子们开展农耕体验,应该也是个不错的商业项目。
想起个类似的例子,2005年的时候,南京一对下岗夫妻,儿子得了怪病,必须要靠鹿茸血治疗,为了给儿子喝鹿茸血治病,两口子卖掉房子,在六合平山上养梅花鹿!两三年孩子病好了,自己也致富了,后来他们的鹿场还被授予南京市职工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这跟疯妈干的事有点像,又创业又培养了孩子,分明两全其美,还真不是网友眼里的疯狂土豪。
但这个事里不是没有离奇的地方,离奇不在于包了一座山,而是一个孩子连桃花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现在的教育到底教育了什么呢?这种现象显然也不是个例,不信你可以问问,多少城市里的孩子分得清葱和蒜?知道小麦和高粱?
到底是看到疯妈感到惊讶的人太正常,疯妈离了谱,还是疯妈回归正道,让多数人不适应反了常呢?这是个问题。让我看的话,如果大部分人都觉得疯妈不正常,这可能说明了现在的教育,已经让家长和孩子不能理解“正常”的含义、看不到教育里存在的问题,只知道按考分论成败,不明白孩子通过实践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