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旦投毒案反映的心理危机

(2014-02-19 13:57:15)

昨天,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在上海二中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沸沸扬扬的复旦研究生中毒事件算是画下了一个小小的句号。林森浩的父母表示依然会提起上诉。但不论如何28岁的黄洋已经走了,没什么能够再改变。

很多人都清楚这件事,去年41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饮用寝室饮水机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两周后经抢救无效去世。其室友林森浩涉嫌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被提起公诉。林森浩供称,投毒的动机仅是一个“愚人节玩笑”。

20多年前清华的铊中毒事件大家还记得么,也是跟同宿舍的室友有关,“感谢室友不杀之恩”还只是句玩笑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什么原因让犯罪人对他人生命那么漠视呢?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曾经做过一项调查,近40%的大学新生和50%以上的毕业生存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是最为突出的四大“心病”。现在社会各种竞争压力更大,如果不能及时疏导排解心理问题,后果会很可怕。当恶性事件出现,咱们对那些残酷的行为感到震惊的时候,也应该想一想,在一个人学习成长的整个过程里,家庭、学校、社会,有没有像重视学习成绩、重视考什么名校那样,重视他的心理健康呢?

要成才,先成人,一个心智健全人格高尚的人,对社会的贡献一定会大于那些学富五车但心里有问题的人。所以这件事再次说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同样是面对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