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扫黄老人的经历是面镜子

(2014-02-18 14:47:32)

人称“扫黄老人”的王秀勇在东莞生活了近20年,曾绘制扫黄地图协助并督促警方扫黄,但他的“义举”没有得到相应的成效,反而在东莞因各种原因被逼得无路可走,两度退出这座让他寄托着感情的城市。(217日《北京青年报》)

媒体报道说,王秀勇是山东郓城的一个双手先天残疾的老人,靠双脚写字作画卖艺街头糊口,他跑了很多大城市,最终定居东莞。但是当王秀勇看到东莞黄流泛滥时,他根据自己的调查了解,画出了详细的扫黄地图,到公安、纪委等部门举报,结果警察不但不支持,反而透露了他的信息,结果被一些人打得差点丢了命。被逼走后又一次回到东莞,没想到警方直接找到聘他看门的老板,又把他逼回了老家。

再后来看到央视的曝光,看到副市长、公安局长严小康被免职,看到一批警员被处分,已经在山东的王秀勇很高兴,他说自己不恨‘小姐’,最恨的是‘保护伞’”。因为他在街头卖艺时,很多小姐都大方地接济过他;而他痛恨“保护伞”,是因为这些人勾结社会恶势力迫害过他。

当初的王秀勇怀着一腔热情,把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向职能部门反映的时候,是出于心里的正义感、对法律和职能部门的信任,但到最后自己反映的问题不但是涛声依旧,自己还差点被打死,没了容身之地,那个时候不知道心里又会是个什么感触。央视的来头当然和一个流浪老人不能同日而语,但是职能部门对待问题,难道不是根据事实去处理,而是来什么人上什么菜的么?仅凭这一点就看得出,东莞当地曾经轰轰烈烈的扫黄行动,真扫黄的成分有多少,做样子的成分有多少。

我们常说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石,不管是谁,央视也罢,各职能部门也罢,个人的本事再大都是有限的,靠尊重群众去赢得群众,再由群众去团结更多的群众,这得有多大力量?从王秀勇的经历中,显然看不到东莞地方对群众的重视和尊重。调动好了群众力量,不仅是打击卖淫嫖娼,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都不会有容身之地,而不把群众当作自己的根基,不在意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单工作效果的问题,更反映了一个地方执政理念里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