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有没有用衡量读书
(2013-09-04 13:23:48)前几天一个新闻,川北一个小村子出生的玲玲,父母都是农民出身,在成都做小生意,玲玲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尽管家里供得起她上学,但父亲极力反对,原因是认为上大学没什么用,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打水漂。
今天又看到一个完全相反的,湖北人苏以彬今年43岁,女儿读书到哪里,他就把自己的小餐馆开到哪里。女儿高中厌学,他干脆关掉餐馆,和孩子一起回家复习高考。今年,父女俩一起参加高考,同时被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同一个专业录取。苏以彬将女儿送到了学校,而他自己因为生计,入学暂时无法完成,有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男版孟母”。
一个觉得孩子读书没一点用,一个为了孩子读书可以放弃一切,这是两个处在相反极端的父亲。而对于读书有没有用的选择,好像往往发生在社会中相对底层的人身上,有为了改变命运而拼命读书的,同样也有为了生活不愿再做教育投入的。而至于之后,读了书,命运有改变也有没变的,不读书,生活有变好也有变糟的,这两种现象,都找得到成功或失败的案例,那么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呢?
在我看来,读书、接受高等教育,要是还在拿有用或者没用去衡量,是个比较愚蠢判断。解放初期,初中生都是紧缺的人才,现在的初中生还找得到工作么?一个道理,现在的大学生,实际上早不能算是奢侈品了,只相当于生活必需品,再像以往一样抱着寻找黄金屋和颜如玉的想法去接受高等教育,不现实。大学毕业,只能算是一个社会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刚才说,读书不读书,都找得到成功或者失败的例子,这有个时间前提,是“短期内”。曾经被热捧的初中生、高中生,现在连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都不存在了,大学生不也一个道理么?
所以对于有没有用的争论,我的看法是,读书、接受高等教育不一定给你带来改变命运或者成功的机会,但是不读书、不接受高等教育,很快你就看得到,你连改变或者成功的机会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