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加实干才有信息安全
(2013-09-02 14:55:55)江西日报:9月1日起,由工信部制定的《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和《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正式实施。用户办理固定电话装机、移机,移动电话开户、过户时,严格实行“先登记,后服务;不登记,不开通服务”。要出示有效证件、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拒绝出示者,经营者不得为其办理入网手续。同时,电信企业将通过电话、短信息、书面函件或者公告等形式告知未实名登记的老用户,并采取便利措施为其免费补办登记手续。
电话手机这些早就成了居家旅行必备良药,现代人很难离得开这些东西。有个漫画,旧时候人躺在床上抽烟片,现代社会人躺在床上看手机,手机电话的功能也早就不是一对一的音频对话,已经成了可以通过网络跟全世界沟通的工具。并且更多增值业务,比如手机医疗、证券、刷卡付费等等在技术上都已经完全可以实现。但在享受各种便捷的同时,也在面对各种危害。很多业务都要以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作为基础的,那么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就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垃圾短信、骚扰电话、诈骗信息、色情赌博等等一并随之而来。
这也正是不少人担心的,手机入网不早实名了么,可诈骗、骚扰为什么越来越多?一些让人本该信得过的部门或者个人成了倒卖信息的源头!办个车牌照,保险公司电话就来了,买个房子、装修公司电话来了,在一个证券公司开户,全国各地都有人打电话叫你投资,这些事太多了。所以万一实名制被乱用,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之类的广告投放,不更精准了么?前段时间零距离节目里面有个报道,南京一些考生,上网报名财会考试,当然得填写真实信息,结果不少人刚报完名,就有电话打来说是有考题可以买卖。考题真假姑且不说,个人信息被泄漏是肯定的。记者层层梳理发现,问题不在本地,也不再省里,至于在下一步的线索,公安部门要是追下去的话,不难查出来。再比如火车票的实名制都知道,虽然没有让黄牛彻底消失,但实名制加大了黄牛倒票的难度,这个难度就取决于铁路部门查的力度,查得越严越认真,黄牛就越没戏。
所以我看实名制提供了一个可以有效管理或者杜绝一些负面问题的途径,所以我支持实名制。但能不能管好,还得在实名之后得干实事。两个前提,第一,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的步子得加快,要有法律托底。第二,诸如公安等部门要认真重视个人信息泄露的案件,大部分信息泄露的源头,想追查我相信查得出来。
只有法规健全并认真执行,电话实名制才有意义,才会助推移动互联网的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