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是从里子来的
(2013-05-13 15:15:12)
难怪这么多年公车改革原地踏步,没点动静,原来根子在面子。这不扯淡么?有本事花自己的钱,像郭德刚说得,天天四十多斤金项链戴脖子上,白天自己带晚上拴钩花也没人问你,用大家的钱一点不心疼,还想着要面子,这到哪儿说理去?你死要面子,老百姓不受活罪么?
以前当官叫父母官,叫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现在叫公仆,更是为公众服务的人,公众的仆人,你的面子不就体现在主人的幸福上么?再说具体点,你铺的路、盖的房、修的桥都给面子,足够结实你就有面子。你让大家吃得放心、孩子上学无忧、看病没顾虑、买得起房,你面子更大。你要光想着天天名表、名烟、名酒、名车围着自己转,面子在哪?
鲁迅先生有篇文章叫《说“面子”》文章里面说:“中国人要‘面子’,是好的,可惜的是这‘面子’是‘圆机活法’,善于变化,于是就和‘不要脸’混起来了。”
天安门诗八首中有这么句话:“功高不改忠贞志,位尊难移公仆心。生死荣辱全不顾,羞煞争权弄利人”。有这样的心才真正有面子,面子很多时候要靠人给的,别人给不给得看自己怎么做。想想老人的话有道理:怕丢脸反而丢了脸,不怕丢脸反而救了一副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