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再评:青年人硬扛着的是生存的艰辛
(2012-10-27 19:57:57)
标签:
杂谈 |
原稿内容:李记:能好好看病,谁愿意扛着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4027人进行的调查显示,99.7%的人感觉身边就有扛病的年轻人,58.4%的人感觉当前年轻人不重视身体健康。调查显示,当身体有病痛时,53.8%的人选择“扛着”,只有11.4%的人“马上去医院”。青年扛病的原因,58.8%的人首选“看病难,嫌麻烦”;55.9%的人选择“自恃年轻力壮”;55.8%的人认为是“看病贵,怕花钱”;51.8%的人认为是“害怕耽误工作”;24.5%的人认为是“没有医保或医保金额少”。
报道中,广东佛山某家具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杨正彬的一番话很有代表性。在他看来,一线工人扛病很是常见,“工人是拿计件工资的,活儿多时晚上要加班到10点;一个小感冒去趟医院就得花300多元,他们承受不起;而且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是在老家上的医保,在打工地看病不能报销。”不仅是一线工人,很多人面对的境况均是如此。
拿“看病贵”来说,尽管“我国基本医保已覆盖96%的人群,已跨入具有全民医保制度国家行列”,但“量”高“质”低是不争的事实。医保卡里辛苦一年攒起来的“小钱”,看一次感冒就花完了。再以“看病难”为例,进医院看病,即便是头疼发烧之类的小病,必要的排队挂号、医生诊断、抽血检查等程序,都是少不了的;如果加上输液,一天的时间就会因此耽搁。对很多工薪阶层来说,这是耗不起的。
能好好看病,没人愿意扛着。依然存在的“年轻时用命换钱,年老时用钱换命”告诉我们,如何用新医改的加速,化解公众面对疾病时无奈的“硬扛”,仍是一个不能等闲视之的民生问题。
快报再评:青年人硬扛着的是生存的艰辛
最近发生的几个例子:7月31日,25岁的浙江电台女主播郭梦秋突发心脏疾病不幸离世。7月17日,24岁的淘宝女店主“艾珺aj”深夜猝死家中。9月4日金山公司的一名25岁的程序员在办公室猝死等等。医学专家表示,近年来猝死病人中,中青年的比例在迅速增加。
类似案例已经给人足够警醒,保重身体不玩命的道理那个不懂?可残酷而激烈的社会竞争,微薄的收入,各种任务指标的压力,独一代照顾父母家庭的重任,让他们很难过多关注到自己,小病拖大病挨,重病再往医院抬。可有病硬扛着不去医院的人还是看的见的,而不看不见的介于病和非病之间的亚健康人群更是大量存在,猝死人群中也以他们居多,对这部分人群来讲,什么样的医疗手段可以医治呢?仅依靠传说中的医改就能解决么?青年群体硬扛的不是病,是生存的艰辛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