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东巷绿化坡建了一年全枯死!
(2012-08-13 17:34:30)
标签:
杂谈 |
扬子晚报,车站东巷绿化坡建了一年全枯死,因无人养护现已一片枯黄,建设方称只是试点,效果不好可能要拆除。报道说这个巷子位于鼓楼区紫峰大厦的北侧,去年6月份,用垒沙袋的方式,种植了2米多高、上百米长的绿化坡道。报道用两张照片做了个明显对比,去年长势很好,绿油油一片,今年坡道一片枯黄。至于这个绿化坡道总共花了多少钱,楼区住建局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还在核算。
不久前零距离一个类似的消息:南京白下区石杨路旁两千多棵枯死的树,号称是百里风光带大苗储备基地,名贵品种一棵就要上万元。如每棵死树按最低标准1500元计算,2000多棵死树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在300万以上。枯死的原因是什么?据说也是重建设轻管养。当然建设的过程很辛苦,但苦日子看得到头,咬咬牙,别管是认真还是糊弄,忙完就完了。可后期的维护日常的管养,没有长期细致的工作,靠糊弄显然应付不过来。
南京城这几年越来越漂亮,好多地方绿树成荫湖光山色,美得不得了,走在街头你经常会被巨大的变化感动,这里面城市建设者的付出显而易见。可是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如果管养不到位,日常维护工作缺乏,只把功夫更多的放在最开始的建设上,甚至连建设之初的功夫也敷衍了事的话,说句您不爱听的话,再漂亮的景儿,也不过昙花一现,严重的还会带来这样那样衍生出来的问题!
不仅是城市绿化。咱们身边诸如阴井盖、盲道、公路等等城市建设,因为管养不到位,出现问题的不在少数。而比这更恶劣的是,最开始的建设就没有足够重视,更别提什么管养!阴井盖一大批用上去,没几天发现,竟然是竹子做的骨架;盲道铺好没多久成了断头路;公路建好几个月前凸后翘,质量不合格。上个月初,因为暴雨导致南京金川河景观廊桥坍塌,桥下避雨的人一死五伤,这个廊桥才刚建了一年啊,您说这是管养还是建设的责任呢?
再看扬子报的报道,鼓楼区住建局对这个绿化坡道枯黄是什么解释呢?“那条坡道的坡度实在太大了,水土很难保持,草皮很难生长。2010年种上去之后,当年冬季就死了,去年春天也没有返青。后来我们又重新种了一次,没想到冬天又死了,今年春天同样没有返青,所以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现在如何处理?可能要拆掉。”
到底适不适合或者怎么搞绿化我不懂,但我想术业有专攻啊,住建部门、绿化部门的专家懂啊,你没这个本事凭什么每月底拿工资?坡度大水土难保持草皮难生长,试种了两三次才弄明白,哦,原来最好的方法是拆掉?您这是污辱自己的专业水准还是看不起群众的智商呢?前期什么事没弄明白,就先大把花钱去干了?
当然,有些部门办事从来不缺钱的,枯死的树倒塌的桥就不提了。今天扬子晚报的报道,车站东巷绿化坡道总共花了多少钱,现在还在核算。什么意思?就是说,事先要多少钱不知道,需要尽管拿,完事在核算,这是气魄。做大事的兜里没个仨瓜俩枣谁敢这么财大气粗?不差钱。就算搞块试点的地方也得搞得有点气势,别扭扭捏捏,要不就别搞,要搞就得上百米长,2米多高。你怎么自己家花钱从来没这个气魄?
说到底,那些不好好花纳税人钱的行为不断出现,是对纳税人的蔑视、是对自己工作的污辱、是对政府形象的不在乎!而对类似的行为和现象零容忍的态度才是政府施政力度的真正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