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戏弄拾荒孩子,谁该汗颜?
(2012-06-28 17:35:33)
标签:
杂谈 |
这件事起源于云南交通技师学院的一条微博,微波说,学校里有一群靠捡垃圾为生的小孩,经常会在他们楼下叫“大哥哥!丢瓶瓶!”但他在教学楼看到,有些人竟然把瓶子挂在窗台边逗这些小孩,让他气愤不已。从新闻配发的照片里也能看到,4个孩子为了能够得到挂在窗子上的一个瓶子,一个小男孩弯着腰当人梯,一个小女孩站在他的背上努力伸手去抓……
这条微博发出之后引来众多关注。有网友说:请校园的老师在教学生知识之前,先教他们怎么做一个有心有情的人!另一方面,对这种行为,也有学生认为“可能是闹着玩”,当事同学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行为会伤害到这些小孩子。云南交通技师学院党委工作部马副部长表示,这种做法是不道德的,是对弱势人群的伤害。“会严查此事,对该班学生严肃批评。”
孩子们说,他们住在旁边的村子里,几乎每天早晨7点钟,他们会出发来到这个学校,如今已经在这个学校捡了两三年了。他们中,最小的5岁,最大的14岁了,都没有读书,迫不得已地出外捡拾垃圾。
而大学生一直以来被称作天之骄子,坐在课堂接受着高等教育,走出校门效力社会。这是承载着国家未来的精英群体,可是对于“恃强凌弱”的行为,仅仅是不以为然当作闹着玩。
谁都会开玩笑,但是玩笑也得看给谁开玩笑,在什么情况下开玩笑,只凭自己一时兴起,不考虑后果和影响开玩笑,这叫无知无耻。如果天天拾荒的孩子时你的亲弟弟亲妹妹,你还会有这样闹着玩的心态么?如果是你自己天天食不果腹,别人也这么对你开玩笑,你还会觉得有趣么?典型的现行教育的耻辱!真诚守信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在现在的教育体系里面还有么?一个生命,不管多么弱小,都应当获得基本的尊重。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无聊到去戏弄可怜的孩子,这样的教育又高等在哪里呢?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学生们到底接受了多少人文教育?就是生产出来了一批只会创造GDP,只会找饭碗就业,严重缺乏责任感的产品么?这就是我们的天之骄子?未来的精英?国家的希望?可见戏弄拾荒小孩,不仅是道德的缺失,更是对基本的道德缺失已经趋于麻木、已经不再敬畏的表现。
其实这只是某些社会现状的一个缩影。食品安全、药品问题、房屋质量、市场监管等等一些事件的背后,反映的难道不都是对道德底线麻木和缺乏敬畏的心态么?
再说一句,对于社会上的流浪儿童或者一些没有抚养能力家庭的孩子,难道他们天生就不该有上学读书的权益,只能在流浪中成长么?我们不是一直在喊,不能穷了教育不能苦了孩子么。大学生无德,拾荒孩子无学,到底谁该脸红呢?
今天还看到现代快报另一条消息:去年中央单位三公支出93.64亿,比前年减少1亿多,未来还要公开公车购置数及保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等信息。今天读报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