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小伙陪乞讨老奶奶吃薯条为何被关注?

(2012-05-07 16:44:10)
标签:

杂谈

这两天,一张美国小伙陪乞讨老奶奶吃薯条的照片在网络上被疯转,据麦当劳的服务员胡小姐说,这名外国人前天下午3点左右来到餐厅,买了两包薯条后,在门口挨着乞讨老太太坐下,递给了老人一包,两人边吃边聊呆了20多分钟。今天的现代快报对这个事作了报道,照片中的男主人公叫陆杰森,这位小伙曾是南大海外教育学院学生,1989年生,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现在南京一家运动品牌公司实习。

任何对弱者的救护,其实都是一种人性光辉的展现,这件事被大量关注我觉得可能和陆杰森的外国人身分有点关系,不过一个人的善行善举,我觉得其实和他的国籍出身并没有必然关系,城市频道每年的公益人物评选,和江苏总台正在举办的大型媒体活动身边的感动中,都能发现很多诸如此类的让人感到温暖的人物。但尽管如此,一个外国人在咱们的家门口做了咱们自己很多人做不到的事,多少让人有些汗颜。因为在一些人看来的举手之劳,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并不容易,甚至不可思议。我这个结论从一些网友的网络留言看得出来。

有网民说,“外国人不了解中国国情,乞丐多是骗子,不值得帮助。”,“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还有网民说,“薯条是油炸食品,给老人吃不健康。”也有人说,“给乞讨老奶奶买东西我能做到,但是和她一起吃饭我可能真的做不到。”

这些网络留言和陆杰森的简单行动形成了明显对比。有的人已经习惯了警惕、麻木,还有的人自己从不行动只会一味指责别人做的还不够好,对于更多的人来讲,也许给乞讨的人一、二块钱做得到,但能够真正从内心尊重她的人恐怕不多,因为尊重要比施舍可能更困难。

陆杰森有一句回答记者的话说得很好,“每个人都是渺小的,我们不能在宏观的大问题上出力,至少能关注到身边的每一个人。”但生活中对于宏观大问题操碎了不该操的心,而对身边的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却无动于衷甚至引以为乐的人其实不少见。

举几个都知道的例子,佛山2岁的小悦悦被车碾压,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武汉一位88岁的老人在菜场口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导致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民工为讨薪要跳楼,楼下的人大呼抓紧跳下来。这样的事我们听到了不少,也不算新闻了,当然你也能找到各种这些事情的原因,但是,再多的理由都掩盖不了冷漠气氛的弥漫。一位网友说得好,什么时候我们能为因对外界警惕而产生的冷漠松绑,社会就真正和谐了。

陆杰森对记者说“本来就没什么特别的,你采访,我倒觉得害羞。”在陆杰森看来一件举手之劳的平常事,被媒体竞相报道并大量转载。这本身其实说明了一些问题,热情好客乐善好施这些宝贵的东西曾经都是我们的财富,可现在,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了,但很多东西被缺失了,平等、尊重和关怀在一些人的眼里稀缺了。

我想,什么时候我们能把别人当人看了,不管他们是贵贱、贫穷或富有、健康还是疾病 ,我们都给予他们人的资格,同情别人的苦难,不以别人的痛苦为快乐,这样的事情也就不会再成为关注的焦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