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洋奶粉涨价

(2011-04-19 16:51:51)
标签:

杂谈

最近,澳优、雀巢等部分洋奶粉纷纷上调产品价格,其他部分品牌洋奶粉也准备涨价。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物价总体水平持续走高,全国上下正在“控物价、保民生”,而部分洋奶粉在毛利率高达60%的情况下,仍“顶风”上调价格,原因在于这些洋品牌掌握了国内中高端奶粉市场的定价权,说涨就涨,底气十足。

还有业内人士说,“从2005年开始,洋奶粉几乎每一两年就涨一次价,且从近年奶粉涨价潮来看,洋奶粉提价的周期越来越短。在物价普涨的现阶段,未来一段时间洋奶粉再次涨价的可能性较大,或将引发新一轮的集体涨价。而且洋奶粉屡次提价,并非因为生产厂家毛利率较低,无法维持正常经营。相反,洋奶粉的毛利率非常高,获取的利润惊人”。

最近关于涨价的新闻很受关注,发改委“约谈”,工商联“倡议不涨价”。 但是你再怎么去约谈倡议,洋品牌底气十足,你还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大把大把搂钱,没辄。

我看到很多评论文章都谈到了这个问题,洋品牌为什么有这个底气?这不是人家自己有的,更多是我们给人家的,自己的品牌不争气,把消费者给赶过去的。尤其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有品牌奶粉曾经市场占有率60%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然后三聚氰胺还阴魂不散,你让消费者怎么对我们国产的品牌有足够的信心?国产奶粉行业自损公信的事我们听到不少了,对于一个普通的家长来讲,爱国货不会更甚于爱自己的孩子。你怎么样让大家在短时间里边放心?所以海关总署20113月的一份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国内消费者认为,国外奶粉质量优于国内奶粉,大部分消费者选择购买国内生产的进口奶源奶粉或通过网购等方式购买国外原装奶粉。

如果我们把近期出现的“染色馒头”、“瘦肉精”、“肉精粉”都拎出来看,不客气的说,食品安全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早就没公信了。

我前些日子在节目里跟大家说到日常消费品涨价的问题,当时我说超市里面国产品牌现在已经屈指可数了,如果真有一天形成洋品牌绝对垄断,游戏规则在人家手里面,他就可以随意控制市场价格,带来的就是消费者跟着挨宰。这次洋奶粉的涨价不就验证了这个道理么?这还不单单是乳品领域,不单单是食品领域,对于我们所有的国产商品都应该引起足够的警示,不讲诚信,漠视消费权利,迟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并且危及整个行业。

说到底不能去指责消费者不爱国,崇洋媚外。国产品牌要反省自身,职能部门公权力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对民族企业负责的态度反省自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