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我们祭拜祖先和踏青的节日,尤其祭拜祖先是一个历史文化传承。我一直觉得清明节其实是隆重的葬礼过程之后的一种情感延续。
我们国家的婚礼和葬礼其实都很有意思。社会学的观点说人类社会最小的单元是角色、是身份。人和人之间就是通过不同的角色联系在了一起。婚礼意味着家族里面多了一个角色,通过一种仪式让一个家族的人知道,这是婚礼。而葬礼葬礼的含义要更隆重一些了。因为一个家族里面突然少了一个角色,很有可能这个社会关系网里面因为这个角色的消失,而造成了关系网的断裂,所以大家会通过一种仪式从四面八方赶到一起,把断裂的那一部分续接上。这可能也是葬礼的一个重要含义。而每年的清明节更是一个家族在葬礼之后,把断裂的关系网不断进行修复的过程,大家在一起缅怀逝去的人,纪念他的功绩,抒发对他的怀念和敬仰,在这个过程里面,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得到了不断的巩固和提升,并且每个人都找到了一种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不单是对于每一个家庭,大到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我觉得意义都是相同的。
中国人一直非常认同根的观念,根是什么,是我们所有人的血脉发源所在,你发现没有,现在很多人在热衷于续写家谱,而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家谱追根溯源下去,其实是一脉相承,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中华民族有着敬仰祖先的传统。早在甲骨文时代,祭祀祖先就是重要的国家大典。每年的清明时节,祭祖、郊游,都是海内外华人的一种社会习俗和文化标志。
“认祖归宗”是中国人的传统,大家言传身教,将传统的美德代代相传。其实每逢清明节的时候,大量华人纷纷返乡扫墓就是这些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