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品涨价引发消费恐慌
(2011-03-27 20:50:11)
标签:
杂谈 |
随着宝洁、联合利华等日化巨头下月将调价10%的消息传出,这两天不少网友的签名档开始换成这句话。“今天你买日化用品了么?”以洗衣粉、牙膏、洗发水、沐浴露甚至肥皂为代表的日化用品,这两天兴起一波抢购热,有媒体报道说部分超市甚至一度发生货架断档。
到底是谁在炒热日化品涨价前的抢购风?联手涨价是否涉嫌价格垄断?有关部门表示已向国家发改委汇报。
如果是价格联盟,合伙涨价,这是价格主管部门要坚决打击的行为。当然这个还要查实,才能依法办事。不过另一个方面你看,现在市场上的日常消费品,超市里面国产品牌已经屈指可数了,几乎形成了一边倒的情况,如果形成洋品牌绝对垄断,游戏规则在人家手里面,他就可以随意控制市场价格,这就麻烦了。
所以现在除了价格部门要强力干预严厉打击,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得多争气,你不能一味的只要求消费者如何如何,你得把消费者真正当上帝。在有一个相对合理利润的前提下,尽量低点价格,尽可能提拱最优良的服务,弥补和一些洋品牌在质量上的差距,你不能老说消费者不爱国,崇洋媚外。你得多看看自己企业有没有做好,是不是自己把消费者赶到洋品牌那边去了。
现在四家日用品不约而同预告涨价时间在4月前后,很奇怪,之前因为市场竞争,大家都按兵不动,这回怎么回事?是真巧了?还是因为垄断而开始有预谋的要联合操控市场价格?再或者就是一种销售方式?
价格一直是非常敏感的话题,也是今年‘两会’的焦点,那时候没人敢逆市而上,现在‘两会’过去了,3·15消费者权益日也过去了,是不是看着大家对热门话题的关注度降低了,就瞄着机会涨价了呢?这个我不敢断言,这需要价格部门去认真核实调查,最大程度地揭示真相。涨价分为合理和不合理,合理的价格上涨,因为成本上升企业没办法,这个大家可以理解但也不能接受,置于不合理的价格,完全是为了谋取更大利益而操纵市场,这个既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总之现在通胀压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涨价无论合不合理老百姓都不太能接受。
您没看到,回回价格有点风吹草动的消息,消费者都蜂拥而上大肆购买,我们经常说消费者要理性,其实很多时候不能说消费者不理性,因为这几年大家被这个“涨”字真给搞怕了,和我们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整个一个全面上涨,兜里的银子越来越不够用,生活成本眼看着一天天加大,杯弓蛇影惊弓之鸟啊,你一拉弓,那鸟听到声音就掉下来了,你说那是鸟不理性?它没办法,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心惊胆战,受不了这个刺激。所以我们除了严厉打击利益驱动的涨价行为,对于群众的这个消费心理,职能部门不能不引起足够重视。前不久大家疯狂买盐,政府及时控制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同样,这次也应该及早介入消除大家的心理恐慌.
很多时候大家不是担心现在的物价水平,而是害怕还要上涨,对于消费者来讲,这样的消费心态会放大涨价的危机,增加价格走势的变数,更容易积累不和谐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