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外,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表率
(2010-04-07 14:30:06)
标签:
杂谈 |
今天报纸一个扎眼的的标题:南外四杰齐头冲进世界顶级名校。
四名高中生走进了世界顶级名校,这条消息真让所有做家长的羡慕,看看人家的孩子多棒!再细看四名孩子前面的定语,是南外的。有资格能羡慕一下的家长就少了一大半还多,大部分家长只能仰望。因为羡慕也是要有标准的,得离你距离很近,或者经过努力也有可能达到,你才会羡慕,或者他至少可以成为你的目标。这就不是一般人可以羡慕的。因为我们的孩子首先离南外很远,当然离那四个优秀的孩子更远,所以连羡慕的机会也不具备,必须仰望。人家孩子是南外的,当然可以了。
南外,多么响亮的一个名字!全称叫南京市外国语学校。每当我们提起这响亮的两个字 “南外”,每个人心里面充满的就是说不出的一种感觉,有欣喜的、有羡慕的、有愤怒的、有无奈地。实话实说南外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模式的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一直是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不管什么样的学校都口口声声在说要施行素质教育,但是结果呢?很多学校搞得孩子们得去学习百科全书,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需要知道的知识究竟又是什么?背了那么多,记了那么多到底是为了什么?老是说我们的孩子缺乏丰富的想象力。这怪谁呢?思维定式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把人脑变成电脑,只会接受指令。
今天的大小媒体对南外的报道铺天盖地,甚至还报道了南外的外教热衷于公共交通,每天工作之余上街指挥疏导车辆。我们都知道,老师优秀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很棒,这是毋庸置疑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优秀的老师,得到好的教育呢?所以我们多么想让自己的孩子也进入南京市外国语学校接受教育,也让自己的孩子更出息,更出色,长大了能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问题是南京市只有一个南外,举全市之力创办起来的一个独一无二的一个南外,尽享得天独厚的各种优势。你觉得自己的孩子有多大把握可以进去呢?或者说如果孩子把握不大,你自己又有多大把握可以帮着孩子进去呢?
人生的路上每一步都不能落下,很多家长这么认为,你必须进入好的幼儿园才有希望进入好的小学,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好的中学,接着才有望考取好的大学,最后才有机会捧上一个好饭碗,住一个好房子、开一个好车子,落下了一步就有可能落下很多步,甚至永远赶不上了。资源总是有限的,而带来的就是马太效应的结果,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优秀的学校会越来越集中优质的学生、教师、和各种教育资源,它不需要再去主动掐尖儿,所有资源的尖儿会向它自动汇集,而每一次对于这样的优质学校的铺天盖地的宣传,也都是进一步在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推波助澜,同时怂恿更多的人为了挤进这样的学校想尽办法,优质资源的过度集中一定会创造出更多寻租的可能。
不患寡而患不均,好学校难进,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每一个家长都希望所有的学校都可以成为南外,都可以成为优秀的学校,都拥有向南外一样的师资力量教育水平。所以对于最近一直被大家关注的教师轮岗制,我觉得很有必要实行,虽然他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但是至少它可以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沟通、优势互补,对于均衡教育资源、对于越演越烈的择校风是一个很好的解决的思路。客观地讲,就是在国外,能够一下培养出四个同时进入世界顶级名校的学校,也是少之又少绝对值得骄傲的。但是这对于每一个南外之外的家长又有多大的意义呢,这就像我们在奥运会上夺金一个道理,全国人民供养了几个运动员到奥运会上拿金牌,这样的金牌对于众多的老百姓来讲会有多大含金量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