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惊弓之鸟

(2009-03-16 16:12:58)
标签:

杂谈

惊弓之鸟

    多家媒体都报道了一条新闻,“强生婴儿用品被疑有毒”。具体内容是: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消费者组织最新发布检测报告称,美国市场上强生、帮宝适等多家公司的婴儿卫浴产品含有甲醛及“14-二氧杂环乙烷”等有毒物质。该组织发言人斯泰茜·马尔卡女士说:“但还没有研究针对这些物质可能给婴儿造成的危害。”针对此报告,强生公司的声明说:检测出的有毒物质含量均在安全范围之内。并称报告对其产品的安全性“做出了错误的描述,与科学界和政府机构一致的看法相违背,也引起了家长们不必要的恐慌”。

      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消费者组织所称:“检测发现的有毒物质含量确实较低……我们无意引起父母的恐慌,但我们要让父母们知道相关情况。”媒体客观报道了事情的真相,告诉了消费者该知道的事情。

 

    那引起了什么样的恐慌呢?新浪网在转载《东方早报》报道的同时做了一个调查。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受访者纷纷表示“不再信任强生的婴儿卫浴产品,今后也不会再购买”。我也在很多网页上看到了消费者的留言,大有谈虎色变的感觉。 

    强生好像也很无辜:虽然这些婴儿卫浴产品的确含有毒物质,但“含量均在安全范围之内”。这其实告诉了大家一个什么常识呢:绝大多数化工产品都很难做到绝对不含有毒物质,区别仅在于含量是不是在安全范围之内。所以法律法规上对一些产品中的有毒物质并非一概禁止,只是严格限制其含量。含量在安全范围之内,对人体就是无害的。所以这样看起来的话,作为消费者好像是过于敏感了?犯得着一惊一炸么? 

    问题在于,这些年,一连串安全问题的曝光,尤其是去年的三鹿事件,免检产品都靠不住,无论是食品还是日用化工品,名牌出事的不少了,毒大米、假鸡蛋、三聚氰胺等等层出不穷,已经让大家变成了惊弓之鸟。消费者是被吓怕了。没有人愿意拿自己或者孩子的身体老是去充当别人的小白鼠做试验。大家都在犹豫,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毒共舞,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呼吸的。。。,还有什么是无毒的,还有什么是让人放心的?

 

    所以这种情况消费者只要听说“什么产品可能有问题……”就会全盘否定、直接抛弃,所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强生在国内市场这个时候的这篇报道,遇到了久经磨砺的消费者,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如果说强生的婴儿卫浴产品真的如报道所说“有毒物质在安全范围之内”,那就只能怪它点儿背了,因为它赶上了一个消费者严重缺乏信心的环境

 

    实际上这个时候,管理部门的责任比任何时候都重大,监管部门不能老是充当消防员,到处去灭火,要有一个常态的监管体制,因为消费者信心的缺失,首先是无德的商家造成的,这就需要求管理部门介入危机要准确及时,而如果每次总是媒体跑在监管部门前面,不知道纳税人花钱养着这样的监管部门,还有什么必要?

 

    所以,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企业都会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每个企业家都是崇高的圣人,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监管、有效地他律来最大限度的减少问题的出现,并且让失信于民的企业永远的消失!从而尽早恢复市场的信心,恢复消费者的信心! 

    问题的关键在于监管部门能否真正负起自己的责任来!尤其是发现问题之后,责任追究能否真正落到实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