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考与大学生当洗脚妹

(2008-06-19 11:32:35)
标签:

杂谈

 
  •     这两天南京在中考,昨天刚结束,前些天有朋友跟我说,你可以在节目里说说中考考高中与考职业高中或中专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很多人可以做出这样的回答,没有对错,有的就只是选择。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么。

        今天节目之前看到了一则“大学生当洗脚妹”的新闻。《重庆时报》617日报道,西南大学中文系一名应届毕业生,放弃了教师工作机会,端起洗脚盆做了普通洗脚妹。这则新闻出来不到几个小时,有网站就出现了一则评论:《大学生当洗脚妹:领跑就业新观念》。当洗脚妹属于“就业新观念”吗?我不知道。我绝对没有任何职业歧视的意思。也许这个新观念指的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意思吧。脚踏实地,干一行爱一行,同样可以有所作为。

        我们也都知道,越来越难的就业形势,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放下了“天之骄子”的心态。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卖肉、搓澡、陪聊、做洗脚工等消息时有所闻。那么,这是否就是一种观念上的领跑了呢?你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去这样“领跑就业新观念”吗?

    我昨天下午采访了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成人教学研究室的张荣胜主任,张主任谈到了现在社会对于人才认可的三个方面,科学知识、技能水平和价值观也就是工作生活的态度,现在南京的报考高中生和职业高中的比例是11左右,我以为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考个好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的思路来看报考职业高中,这应该是不小的数字,那这个数字里面有多少是属于领跑就业新观念的人,又有多少人是对于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做出的无奈选择呢?为什么这么讲,昨天我和张荣胜主任沟通时他也谈到了这一点:他说现在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去向,和现在职业高中或是中专毕业之后的工作去向,悬殊不大,因为用人单位在考虑熟练工考虑成本。但是我告诉您按照投入和产出来讲悬殊就很大了,大学毕业几年下来的花费,尤其是出国留学的花费,每年没个几十万恐怕不行,四年结束回头要找工作了,换回来的是每个月几千元的回报,所以很多人就会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划不划算。这是权衡之后的选择,而并非是社会分工不同,人人都会得到尊重的这种观念的更新。

        比如重庆这位做了洗脚妹的大学生,据悉其父母便均是当地“第一批下岗工人”,就读四年大学的学费让家里不堪重负。

    也正因为这样,对于去洗脚屋谋生的弱势阶层,我们可以尊重其选择,但没必要予以言过其实的称赞。我刚才就说了,我并没有任何职业歧视的意思,我绝对没有万般皆下流唯有读书高的想法,人生的路很长,从第一步跨出去,到最后一步收回来,这中间的变化往往会出人意料的,并不是一锤定音的买卖。仍然可以通过努力实现改变。第一步的洗脚妹未必就是一辈子的洗脚妹。

    就象中考这个问题,如果选择高中,那一定是奔着大学去的,期望大学毕业能有个更好的前程,如果选择中专或者职业高中也并不就意味着封住了光明前途的路。

    我们可以举出一百个例子来证明上大学不成功的例子,同样,我们也可以举出一百个没有经过大学教育而成功的例子,对于所有的选择,我们都可以鼓励他们:坚持自己的选择并且努力下去,同样会得到成功。这样的鼓励没有任何问题,完全可以把人安慰的舒舒服服。

    说到这里,好像很明确了,任何人努力之后,都可以通到罗马。

    但是,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成为洗头妹之前与成为洗头妹之后,她与社会精英阶层共舞的几率有多大?职业高中生在选择职业高中之前与毕业成为工人之后,他可以有多大的选择空间?我们阶层与阶层之间互通的渠道真的很畅通么?对话真的很平等么?真的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坚持可以顺利打破各阶层之间的壁垒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