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为森编著-《建议现代汉语重新定义“反义词”并且不再划分“相对反义词”》-《》
(2023-07-22 08:32:00)
标签:
汉语语法反义词相对反义词形式逻辑 |
分类: 休闲 |
建议现代汉语重新定义“反义词”并且不再划分“相对反义词”
黄为森
二〇二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我晚年读书,有幸学习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书号ISBN 978-7-100-05443-0,2018年8月北京第5次印刷);有幸学习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编辑的第五版《形式逻辑》(书号ISBN 978-7-5675-5170-1B·1017)。
《现代汉语》第228页讲授,理性意义相反相对的词叫反义词。例如“好看”和“难看”等等。反义词的构成一般要具有如下几个条件:第一、反义词应是具有共同上位义的同位词,例如“男”和“女”的共同上位词是“人的性别”。第二、反义词的理性意义相反或形成明显对比。例如“前面”和“后面”表示的位置或方向相反;“东”和“西”表示的方位,“黑”和“白”表示的颜色形成了明显对比,它们两两构成反义词。等等。
《现代汉语》第230、231页讲授,通常把反义词分为绝对反义词与相对反义词两类。绝对反义词表示事物截然相反的两面,这种反义词之间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即否定这一方,就意味着肯定另一方;肯定这一方,就意味着否定另一方。绝对反义词之间没有中间状态。拿“真”和“假”来说,一种事物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不存在不真不假的情况。相对反义词表示事物有着明显对比的两面,对比的两面中间存在过渡的、中间的或其他的情况。相对反义词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例如“黑”和“白",它们之间还有“紫、红、青、绿、蓝、黄、灰”等多种色彩;某事物不是“黑”的,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白”的;“输”和“赢“常用来表示比赛的结果,在“输”和"赢”之间,还有一个“平”的结果;“东”和“西”之间虽然没有过渡的或中间的方向,但与它们同位的还有“南”和“北“,说某个方向不是“东“,并不意味着那个方向一定是“西”。
《形式逻辑》第18页至第20页讲授,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又被称作全异关系,是指概念的外延相互排斥,没有任何重复部分的关系。不相容关系包括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矛盾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并且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等于它们属概念的全部外延,例如“金属”和“非金属”。反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并且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它们属概念的全部外延,例如“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两个概念具有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就看他们相对于其属概念来说,是否具有排中性质,即是否具有非此即彼的可能性。如果具有排中性质,那么这两个概念即具有矛盾关系,否则具有反对关系。
就我理解,现代汉语的反义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反义词与它们真包含的属概念之间,是从属关系。在现代汉语语法定义的“理性意义相反相对的词叫反义词”中,理性意义“相反”的词是反义词,理性意义“相对”而不“相反”的词不得叫反义词。现代汉语语法定义的“反义词应当具有共同上位义的同位词”,应当是指形式逻辑定义的该反义词的属概念,例如“男”和“女”的属概念是“人的性别”。现代汉语语法定义的“绝对反义词”,应当是指形式逻辑定义的具有矛盾关系的语词,例如“真”和“假”。现代汉语语法定义的“相对反义词”,应当是指形式逻辑定义的具有反对关系的语词,例如“黑”和“白”。
就我理解,现代汉语语法定义的反义词,反义词之间应当具有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例如“生”和“死”。具有反对关系而不具有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的语词,例如“黑”和“白”,不应当被定义为反义词。“黑”的反义词应当为“非黑”,“白”的反义词应当为“非白”。
如果现代汉语语法对反义词的定义,需要遵循形式逻辑倡导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的话(务请注意我设定的这个前提),那么我冒昧地建议,现代汉语的反义词之间应当实实在在地具有“反义”,相互之间没有“反义”的语词不得作为反义词。也就是说,现代汉语语法应当重新定义“反义词”概念,现代汉语的反义词之间必须具有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具有反对关系的语词因其不具有“反义”,不得作为反义词。现行现代汉语语法定义的相对反义词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建议不再划分“相对反义词”。
本图文作者郑重声明:
本图文著作权,属于本图文作者所有。
因本图文作者水平有限,本图文错误也许难免。本图文自受到质疑或者批评时自行废止,敬请质疑者或者批评者立即删除或者销毁本图文。采信本图文,由采信者自行承担法律后果,本图文作者不承担任何责任。
发表本图文的网站如果认为本图文有错误,敬请网站径行删除本图文,不必征求本图文作者意见。
本图文作者相关信息:
请见《中国房地产》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12-1006/F、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2-1006/F)1998年第11期第34页,2001年第5期第49页,2017年第2期第44页;《中国不动产》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10-1292/F)2016年第11期第52页、第53页,2019年第5期第34页、第35页,2020年第2期第34页、第35页,2020年第6期第38页、第39页,2020年第12期第13页、第15页;《中外房地产导报》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44-1158/F)1999年第21期第25页、第28页;《蜀都房地产》杂志(内部资料准印证02-012)1998年第10期第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