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故都的秋》评课稿
(2023-08-08 11:33:23)
标签:
转载 |
分类: 高考阅读练习与指导 |
《故都的秋》评课稿
时间:2012年10月12日
人员:全体语文教师
地点:语文组
王雪茜:一堂好的语文课,能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得,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能让学生感到有所收获,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会有一种美的享受。
今天,聆听了郭玉平的《故都的秋》后,我感到受益匪浅。下面简单说说我听完这节课后的感受。
刘杰:教学目标十分明确。课文单元学习指导提出“提高学生接受性阅读能力”。根据这个要求,郭老师制定了十分明确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欣赏文艺随笔的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何延滨 :在导入新课时郭老师就给我们设计了一个问题,引导我们去思想。整个教学过程中郭老师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去思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文字中感受和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内容充实,教学思想落实得较好。
鞠秀丽 :教学思路清晰,但重点突出还有些不够。课文篇幅较短,容量不大,但可感可学内容却很多,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精力有限,整堂课有些面面俱到,是否能择其精要。
孙黎明 :在教材的处理上用一个问题把整堂课串起来,如“故都的秋是个什么样子呢”,突出重点。
李华琴: 课堂气氛和谐,符合本文的学习环境。在整节课中,郭老师表情没有任何做作与装饰,为教学活动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理解,更有利于学生情感体验的升华。
胡美红:师生沟通自然、亲切。我们说“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师生间思想的融合、智慧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汇。
丛玉花: 郭老师不论是提问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是很自然地和学生沟通、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时刻在关注着自己(其实关注就是欣赏)。比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郭老师总是很亲切的引导和鼓励,给学生以鼓励和支持,达到很好的教学助长的效果。这就是有效的沟通,自然的沟通。
王娜:朗读教学突出,朗读指导恰如其分。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是训练语感,而训练语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读。”我觉得郭老师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好,通过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有学生个别读,齐读,老师范读等,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再品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对学生理解本文的思想情感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闫晓强: 可以说郭老师教得自然,学生读得也自然,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于丽丽:我觉得郭玉平教师的业务素质很高,语言优美,教态自然,这节课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听郭老师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